“敲碎”滤镜,现实题材剧方能折射生活之光

  作者:王超

  孕期覆盖脸颊的妊娠斑、爬满肚皮的妊娠纹、孕肚过大只好倚在沙发上入睡,诞下新生命后又要面临新生儿健康问题、科学育儿和传统育儿的观念之争、婆媳同处一室的相处之道……《亲爱的小孩》开播迅速引发热议,育龄女性尤其共情颇深,纷纷表示隔着屏幕都“感同身受”。也有网友表示透过小夫妻肖路、方一诺的家事看见自己生活的影子,恨不得替方一诺“揍一顿肖路”出出气,劝方一诺“放宽心,莫焦虑”。

  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镜像和提纯,创作意在真实、真诚,更应勇于打碎“滤镜”,直面现实症候,予以温情关切。《亲爱的小孩》聚焦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普通人家庭,肖路、方一诺夫妻和他们的父母都将随着孩子的降生而被赋予新的责任,最初的手忙脚乱看得人好气、好笑又心疼。小家庭面对突然涌入的至亲显得拥挤,跨越代际的生活理念难免碰撞出几个谱外的音符,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小摩擦,影视剧也没有回避。

  此前网络上一度流行一句话“父母也是头一次做父母,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亲爱的小孩》将桩桩件件不尽心、不如意的家庭大小事搬上荧屏,观众们眼睛里看着的是别人,心里想着的是自己。方一诺临盆时暴起的青筋和汗水尽显成为母亲的不易,小小的孩子被送进暖箱照灯映出的是家人对孩子的关切,怕打扰妻儿休息在车里对付一夜的肖路有初为人父的体贴,提着大包小包旧衣旧物前来伺候月子的婆婆令人看到的是或许不合时宜,但绝不掺假的隔辈疼惜。剧中没有完人,就像生活里不存在面面俱到、十项全能的人一样,为人父母、子女这堂家庭课,学无止境,要放在漫长生活中体味实践。

  对于现实题材剧集来说,洞察症结不等于贩卖焦虑,温情治愈更不意味着凭空造梦。从《渴望》开始,家庭伦理剧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叙事重心始终针对当下的、大众的生活展开,在经历了“三破一苦”“空洞悬浮”的起伏后徐徐图之,如今已经摸索出一条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叙事策略,早年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家有九凤》,近来的《人世间》《心居》等作品,在生活接连重锤的缝隙里,在鸡飞狗跳的日常中,找到了平民话语的表达——平平实实再现生活,尽显达观以对,笑对人生的普通人生活智慧。

  《亲爱的小孩》也正是借助生育话题,以平视、平实的视角来谈家庭与生活,到了人生境遇不尽相同的观众们眼中,有了千姿百态的“打开方式”,被赋予不同意义的解读,敞开了观众们的话匣子。结了婚的有孩子的观众更能理解新生家庭的不易,道一句“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而那些尚未走入婚姻阶段的年轻人也对家庭、婚姻关系、责任有了更真实和清醒的认知,很多人表示通过这部剧更能理解父母养育之恩的深重。

  《亲爱的小孩》从开播到现在引发不同人群之间的热议,再度证明了:观众喜闻乐见的现实题材剧,不是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更非一叶障目空谈造梦,而是追随剧中人成长的脚步,勇于直面现实的困顿,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寻找解决之法。追求美好生活不意味着荧屏中就只能允许和乐美满的一类家庭出现,对女性的关照更不代表着就要树立十全十美的女性形象,适时打破滤镜,直面艰辛、不易乃至切肤之痛,方能珍惜当下美好,才有动力奔向更好的未来。现实生活五光十色,现实题材更应百态多姿。(王超)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