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睡眠领域蓝皮书《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发布

  近日,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在北京发布。作为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睡眠状况的学术出版著作,《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完成,中国睡眠研究会提供学术支持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通过深度研究、社会调查等方式,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聚焦国人睡眠问题背后的深层影响因素,旨在唤醒国人对睡眠健康的认知,推动国人睡眠状况的改善。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是国内睡眠领域第一部蓝皮书,也是喜临门连续9年发布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全新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王俊秀表示:“喜临门十年如一日地关注民众睡眠状况及其变化,持续进行睡眠调查,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十年初心不改 推动全民健康睡眠

  睡眠对人的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于国人的睡眠状况不但缺乏全面、科学的深入研究,国人健康睡眠更缺乏科学建议和解决方案。

  2012年中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本着这样的初心,2013年,喜临门创新推出《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建立起首个对居民睡眠情况进行科学调研与评估的指标体系,也是关乎国人睡眠健康的一个公共项目。”喜临门总裁杨刚介绍道。

  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是迄今为止国内采用定量方法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睡眠研究,为研究中国人睡眠状况积累了珍贵的数据,综合反映中国人的睡眠概况,更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杨刚表示:“10年来,‘中国睡眠指数’的调查方式、调查主题,乃至研究对象,都在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但我们的初心从未改变,那就是通过更全面、科学地了解睡眠,助力国人乃至全人类的睡眠健康。”

  而今年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则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小学生、大学生、职场人士、新手妈妈等不同群体睡眠状况进行了深度的调查,对睡眠质量与人们的心理健康、幸福感、生存质量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睡眠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合研究,并编制了睡眠指数来综合衡量民众的睡眠状况,希望通过持续研究来考察睡眠问题的变化。

  提升睡眠质量应成为“民生工程”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通过构建睡眠指数来分析我国居民的睡眠状况,主要从睡眠质量、睡眠信念和行为以及睡眠环境三个维度测量。报告结果显示,睡眠指数得分为64.78分(百分制),仅略高于及格线。其中,睡眠信念和行为指标仅54.73分,则反映出人们对睡眠状况的担心,对失眠等睡眠问题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入睡时间的拖延。

  报告显示,10年间,国人睡得越来越晚、起得越来越晚,同时睡觉时间也越来越少。10年来,国人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起床时间也晚了37分钟,睡觉时长减少近1.5小时。与此同时,64.75%的被调查者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而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指出,对民众的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幸福感处于一般偏上水平,民众的睡眠质量与幸福感息息相关,改善睡眠质量将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美好生活状况。提升大众睡眠质量应成为一项“民生工程”,当与改善衣、食、住、行同等看待,通过“睡好觉”提升民众“幸福感”。

  践行“118”健康睡眠理念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指出,睡眠不仅是关乎个人身心健康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工业国家,睡眠不足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睡眠、饮食和运动被认为是健康的三要素,而睡眠是这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因此,从个体角度看,睡眠质量是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从社会角度看,大众的睡眠质量也是社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民众的健康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为提高民众睡眠质量,《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号召全民践行“118”健康睡眠理念,即“11点睡觉,睡够8小时”,树立健康睡眠理念,掌握睡眠主动权。报告结果显示,54.3%的国人认同这样的作息方式,越来越多的民众逐渐意识到睡眠作息的重要性。同时,“11点睡觉,睡够8小时”更多的是代表一种规律的作息习惯,坚持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同一时间起床。

  亚洲睡眠学会主席、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韩芳在发布会上指出:“睡眠中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质量,一个是规律性,规律性并不是指任何时候睡够8个小时就行了,而是需要有一定的节律,要接近自然节律,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10点睡到早上7点,跟晚上3点睡到早上11点的睡眠质量是不一样的,在该起床的时候还在睡,实际上并不能解决你的睡眠问题。” (常 浩)

来源: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