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魏景波:很多诗人的成名是因为其诗传于长安,得到了长安文化圈的认可,比如所谓“吴中四士”,虽为来自吴中的江南才子,《旧唐书》记载他们四个人“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上京就是指长安。“吴中四士”虽然来自江南,却是在长安成名的。在史料文献中,从初盛唐至中晚唐,“名动京师”的例证可谓比比皆是:初唐贞观的王义方,后来官拜御史台侍御史,刘肃《大唐新语》卷八说他:“博学有才华,杖策入长安,数月,名动京师。”再如中唐时期著名的诗僧灵彻上人,《唐才子传》说他:“贞元中,西游京师,名振辇下。”辇下指的就是京城之中。盛唐诗坛著名诗人王维和李白更是两个显例。王维年未弱冠即来长安,为宗室岐王和玉真公主所赏知,很快融入长安文化圈,年少即得大名。 从初唐至晚唐,唐代历朝帝王多雅好诗文,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助力。唐代帝王的好尚对于唐诗的传播与兴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唐诗佳作通过各种途径传至深宫,又由于帝王的喜好而流播京城。宫廷作为政治礼仪空间,既是诗歌传播链条的终点,也是再次传播的起点。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