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续集票房破8亿!吴京接受专访:生怕表演失误对不起先辈

  来源 | 潇湘晨报

  记者 | 周诗浩

  漫天的风雪中,七连的战士们带着满脸的冻伤坚持战斗,酷冷和炮火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铮铮铁骨无畏严寒,赤诚之心奋勇抗敌,视死如归征战沙场。只要还活着,就坚决守住阵地,如散布在战场上的钢钉,让敌军无法进攻一寸!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即将于大年初一(2月1日)全国上映,以最强的气势来为2022年虎年开年。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1日20时11分,2022春节档新片(含预售)总票房已达18.56亿元。《长津湖之水门桥》以8亿元的票房遥遥领先。

  近日,影片主演吴京接受潇湘晨报采访,讲述电影拍摄幕后的心路历程,也分享了从《长津湖》到《长津湖之水门桥》这幕战场背后的拍摄感悟。

  “我心里本来就有伍千里的角色特质”

  潇湘晨报:在《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拍摄中,有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吴京:在水门桥的场景当中,我们拍了三四个月的夜戏。每天去片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灯下的水门桥。

  第一天来到徐克导演的剧组,就有四个风炮对着我、千玺和李晨,徐克导演趴在雪地上给我们示范动作,那天晚上的气温是-31℃。当风炮对着我们吹风的时候,我们是听不到其他声音的,甚至听不到导演喊“卡”。风炮吹得我们浑身发冷,眼泪止不住地流。徐导要求我们要注意观察,要强睁眼。真的是拍一条就想跑,可是拍完一条真的跑不了,因为你要继续埋位。那天一直拍到了凌晨三点,工作人员跟导演说可以放夜宵了,徐导回答说:“要放宵夜了吗?我不饿。”

  还有一天,拍的是我冲进敌军指挥所的戏,因为风向忽然变了,自然风把指挥所给烧起来了,我就被困在屋子里了,我听到对讲机里徐克导演在大声喊:“快进去救人!快进去救人!”

  拍在火场里的戏的时候,里面非常热,呛得我快憋不住了,那个时候我们是多么怀念冰天雪地;可是,到了冰天雪地的片场,又觉得真是太冷了,又想赶紧进火场去暖和暖和……这种冰与火的煎熬,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角色、找到角色的感觉,片场的环境刺激到了我们的每一根神经。剧组给了我们一个“真听真看真感觉”的客观条件。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战斗,我们没有理由在舒适的环境里完成硬仗的塑造。

  想想当年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为了新中国,忍受过比我们这种寒冷还要寒冷的寒冷,我们对志愿军先辈的崇敬就更油然而生了。

  潇湘晨报:你饰演的伍千里是整部电影的中心人物,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角色?

  吴京:我觉得我心里本来就有伍千里的角色特质。比如说对待父母,我以前经历过家里老人去世,从小在外生活的日子。我九岁离家,在外打拼20年,但是跟家里那份情感的牵绊,心里一直都有。

  伍千里的经历,跟我个人也很像。我也算经历过生死了,当然不是像伍千里这样打仗,是在拍戏的过程当中、在练武术的时候,也经历过一些生命的考验,经历过一些危险。

  这些东西我心里面都有。中国男人都有一种死扛的劲儿,中国男人都愿意把自己温情、脆弱的一面放在心里,把坚强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让大家看到他最刚强的一面。

  中国男人都不善于表达,永远不会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他可能会用自己的行动,想让自己的妈妈过上更好的日子。他可能不会对老婆说,“老婆,我好疼你噢。”但是,他可能会为家庭拼尽全力,让自己的家庭过上幸福生活。他不会说,“儿子,你好乖哟,爸爸好爱你哟。”但是当儿子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他甚至不惜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去,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中国男人嘴笨,但是中国男人的肩膀能扛。中国男人表面是一块铁,其实心里是一块糖。

  潇湘晨报:在塑造伍千里这个角色的时候,在动作戏方面,你是如何思考的?

  吴京:因为我以前受过的军事训练是比较现代的,有现代特种兵的味道。而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那些握枪、冲锋、行军、打斗的姿势,都不是我所熟练掌握的技巧。在拍摄动作戏的时候,我要时刻控制这个度,这是比较难的。再加上我有点武术功底,武术功底有时候自然而然会让我带着一种大侠范儿,这是需要我随时自我控制的。

  潇湘晨报:在电影中,伍千里、伍万里这对兄弟的感情很动人。你在演绎的过程中,是如何考量的?

  吴京:确实,我演的伍千里对易烊千玺演的伍万里,这之间的感情是我要去琢磨的。我跟千玺的年纪差距比较大,我当年如果真努力努力,我的儿子也都这么大了。在片场演戏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对他的那种不舍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于是我就把他想象成我儿子,那种情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我成为了父亲之后,心越来越软,眼眶越来越浅。在戏里有一个镜头,是陈凯歌导演和徐克导演都特别喜欢的——我把弟弟伍万里的脸,给弄成了包子脸。其实,那是我平时玩我儿子的动作。可是你想一想,如果说你把伍万里弄成一个包子脸,而他马上要上战场了,如果这是你的儿子……想想我心里就会酸,眼泪就会流出来,可能是我岁数大了吧。

  我觉得我和伍千里内心柔软的那部分,其实是挺像的,不用去刻意地演,我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

  儿子看了《长津湖》

  剪了个寸头,要吃冰土豆

  潇湘晨报:《长津湖》热映后,你的家人有去看吗?他们的反馈是怎样的?

  吴京:我们家“吴所谓”(吴京儿子)平时都“无所谓”,但是看了《长津湖》之后,他剪了个寸头,他还让他妈给他冰了一个土豆,他吃了。我想,这就是我们拍这个题材、拍这些电影的意义吧。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潇湘晨报:《长津湖》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大家都说“能打败吴京的只有吴京”,对此你怎么看?

  吴京:特别有幸参加《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拍摄,这是终生难忘的经历。不存在什么“吴京打败了吴京”,是中国电影在步步前进,在向着更高的山峰前进。我只是有幸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有幸参加演出。我的老师张鑫炎导演曾经对我说,作为演员你有责任和有义务让所有工作人员开心,让他们相信你,因为最后成就的是电影。我觉得,如果《长津湖》这部戏没有我,也一定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潇湘晨报:《长津湖》之后,又拍摄《长津湖之水门桥》,这次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

  吴京:如果说《长津湖》只是把这场战役拉开一个序幕的话,《长津湖之水门桥》是一场生死之战。如果说雷公的牺牲感染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很痛心,那么在打水门桥这一仗的时候,你会看到更多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争取胜利而付出代价,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能会更痛。

  潇湘晨报:伍千里跟你以前演绎的其他军人角色相比,有何相同和不同?

  吴京:首先他们都是中国军人中普通的一兵,不同之处是这次伍千里的位置,他是一个连长,他像一个兄长,他要照顾连里的每一个人,他要照顾整个连里的157名战士,他有责任让他们能够安全地回家。所以,他背负了很多东西,但是又不能外在表现出太多东西来,他是内心很柔软、外表很刚强的人。

  潇湘晨报:你对军人、军人气概是如何理解的?

  吴京:军人有责任保家卫国,军人有义务承担起军人这两个字的责任。我想,你能够承担起这份责任的时候,或者是你一心向往这份责任的时候,无论是谁,无论你长得什么模样,你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军人那份担当、那种气质。我想,这个就是军人气概吧。

  潇湘晨报:提起电影里的七连,大家总会想到“钢七连”。 你是怎么理解七连这个集体,以及它的精神?

  吴京:无论它是哪个“七连”都一样,中国的军队中有无数的“七连”。它是中国军队当中最普通的七连,但就是这样最普通的七连,铸就了我们的钢铁长城。

  生怕表演一丝丝的失误

  会对不起先辈的付出

  潇湘晨报:徐克导演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群人,在片场聊角色、在酒店聊角色,一聊聊一天。是什么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

  吴京:敬畏。是因为对先辈们的敬畏,生怕自己的表演有一丝丝的失误,会对不起这些先辈们的付出。

  在片场,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一起创作的,很多镜头都是大家一起创造的。我很少经历这样的电影,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我们的制片人,包括于冬先生,大家齐心协力为了一件事情而努力,到最后甚至你分不清哪一个想法是哪一个人说的,是综合了大家的心血。

  潇湘晨报:在和导演们的合作中,学到了什么宝贵的经验吗?

  吴京:比如,在徐克导演剧组的时候,我会问他:“这场戏的动效、音乐,您打算怎么做?”他手边就摆了一个键盘,他就直接把音乐弹出来了。在10分钟之内,他不但把画面接好了,音乐也有了。哇,好神奇!大师!除此之外,我和徐克导演还聊了风雪的话题。之前我们一起合作过《攀登者》,我们一起研究这场极度寒冷的战争,也被很多真实的故事所打动。

  我很幸运能够跟这么一群专业的电影人合作,大家把心里的杂念都放下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拍摄当中,大家拿出自己最好的表现和最好的状态,奉献给《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只是为了把角色塑造好。这种浓浓的创作气氛、成百上千人共同塑造的创作气氛,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了。

  潇湘晨报:拍完《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吴京:我们是在用电影来纪念那些牺牲的前辈们,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当年做的事情。我们跟他们比微不足道,希望我们的表现不会给志愿军老前辈们丢脸。当年,那么多的志愿军前辈们,他们命都没有了,有的人被冻成了冰雕。我们现在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我们就更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当下的幸福。真想让那些抗美援朝的先辈们,看到今天的中国——这盛世,如你所愿。

  非常有幸参加了《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拍摄,这两部电影将会足足影响我一生。每一次重温那段历史的时候,对老前辈们的敬畏之心都油然而生,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