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滑近70年传承:用速度让世界了解中国

  速度滑冰这项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诞生了冬奥历史上第一枚金牌的项目,也是人类迄今为止依靠人力所能达到的速度最快的运动。从1957年,中国速滑健儿参加速度滑冰世锦赛,首次亮相国际大赛,到1963年参加速度滑冰世锦赛夺得世界冠军。6年时间,就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继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后,第四期《中国冰雪传奇》将目光聚焦速度滑冰,邀请到中国速度滑冰第一代功勋教练孙显墀、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张虹、中国速度滑冰名将王淑媛、速度滑冰世界冠军罗致焕、中国速度滑冰名将王金玉、速度滑冰世界冠军叶乔波、中国首位冬奥旗手赵伟昌来到现场,讲述他们与速滑的不解之缘。当罗致焕眼含热泪,讲述张虹奥运夺金,实现中国老一代冰雪人的金牌梦时,张虹也泪洒现场,动容不已。近70年来,一代代中国速滑人怎样传承与弘扬体育精神?怎样奋力拼搏?怎样从落后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本期播出的《中国冰雪传奇》,将带您一起走进中国速度滑冰的传承故事。

  从左至右:孙亚鹏、孟盛楠、孙显墀、罗致焕、王金玉、王淑媛

  “燃时刻”再现中国速滑奋斗史

  他们让世界了解中国

  1分14秒02!2014年,中国姑娘张虹在速度滑冰1000米比赛中收获了第一块金牌。这是自1980年中国参加冬奥会以来,在速度滑冰项目上拿下的首枚奥运金牌,也是诞生在冬奥基础大项上的,一枚意义非凡的金牌。为了这短短的一分钟,中国速滑健儿足足为之等待了34年。这是本期《中国冰雪传奇》速度滑冰的“燃时刻”所带来的“巅峰时刻”。

  速度滑冰奥运冠军 张虹

  张虹讲述,看似短暂的1分14秒02背后,在她内心上演着巨大的惊心动魄。“速度滑冰最难的就是你拿到每一个项目的奥运资格,你只有一次上场的机会……你要用你的1分钟把你所有的能量全发挥出来……” 带着身体、冰鞋、冰面仿佛融为一体的专注,张虹克服了脚踝的伤带来的影响,用意志品质完成最后200米的冲刺。张虹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句话:“凝视自己,我觉得那一天,我做到了。”

  速度滑冰奥运冠军 张虹

  回想起这一幕,速度滑冰世界冠军罗致焕眼含热泪,“老一代人多少年,就为了这个金牌奋斗了一辈子,但是她来完成这个任务了,我为她感到高兴、为她骄傲。”罗致焕的这番话语,让张虹也泪洒现场,动容不已。

  从张虹夺金再往前回溯,几十年来,中国速滑人从未停止过奋斗。在1963年的速度滑冰世锦赛上,速度滑冰让中国站上了世界的巅峰,罗致焕以2分09秒2获得了1500米世界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在世界比赛中夺得金牌,刷新历史。这也是本期“燃时刻”之“走向世界的时刻”。

  1992年,已在世界赛场上小有名气的叶乔波,站上了法国冬奥会的赛场。这是速度滑冰女子500米的决赛,最终28岁的叶乔波以40秒51的成绩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银牌,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在冬季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这是中国速度滑冰的突破时刻。三天之后,叶乔波在自己的非主项比赛1000米比赛中,再次摘得银牌。一届奥运,两块银牌,意义重大,中国冰雪运动终于有了可迈向世界顶尖行列的实力。

  速度滑冰世界冠军 叶乔波

  在世界冰坛,中国速度滑冰新的成绩单还在不断更新,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选手高亭宇以34秒65的成绩勇夺铜牌。这是一次万众瞩目的突破,不但弥补了中国男子速滑自罗致焕以来,长达55年的缺憾,也实现了中国男子速滑奥运奖牌“零的突破”;也为中国男子速滑的未来,点燃了新的希望。

  孙显墀:优秀运动员都是血汗泡出来的

  老一代速滑运动员:我们对祖国的爱是永恒的,一直是红色,没有变过

  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家体委决定以“速度滑冰”作为突破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至此、中国速滑历史的大幕缓缓拉开。

  在忆青春的环节,我国第一批留学苏联的教练员孙显墀、我国第一代速滑人罗致焕、王金玉、王淑媛等亮相。曾经正值壮年的他们,如今也都进入耄耋之年。王淑媛今年79岁,王金玉82岁,罗致焕81岁,孙显墀也90岁高龄,但说起速滑,他们依然是精气神十足。

  孙显墀是1500米首个全国纪录创造者,也是我国第一批留学苏联的教练员。他在苏联学习经验之后,回国专门制订详细的训练大纲。他将这本训练大纲带到节目现场,大纲上写下的不仅是一些心得、训练计划,更是一个教练员对于中国速滑事业的一份心愿和心声。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速滑?王淑媛讲述的原因特别质朴:为了一套秋衣、秋裤。“那个时候家里头特别困难,棉袄、棉裤里头就穿一个小裤头,要给一套秋衣、秋裤,里头就保暖了,我当时就真的为了这一套秋衣、秋裤,我就去了。”以奇妙的缘分开启冰雪事业的她,在上手后很快发现自己的天赋,“我没栽过一个跟头,我想我就是为滑冰而生的。”

  那时候的训练条件有多艰苦?为了延长滑冰的时间,运动员们就像候鸟似的,去到全国最冷的地方去找冰。王淑媛说,她曾掉到过满洲里小北湖,好不容易才“拱出来”。住宿条件依然艰苦,队员们住的地方叫“大车店”,原是赶马车的马车夫常住的那个地方。罗致焕回忆道,“南边有个大炕,中间有个过道,女孩子住在南炕,我们男孩子住在北炕。有个布帘,中间拿着绳子挡上。一住就将近一个月,谁打呼噜,这边都能听见。”

  中国速度滑冰第一代功勋教练 孙显墀

  在孙显墀看来,那个年代的运动员,正因为有着追求和信念,才愿意心甘情愿接受大运动量的训练。“运动员到一定的时候流的不是一般的汗水,是浓缩的血液的水,所以我叫它叫作血汗,优秀运动员都是血汗泡出来的。”

  尽管经历训练和生活上的艰苦,但老一代的中国速滑人将这样的苦化作土壤,用汗水浇灌,并收获丰硕果实。罗致焕的一番感言,代表了很多速滑开拓者的心声,“我们这一代人不管是在哪儿……我们对祖国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我们对祖国的爱是永恒的,没变过颜色,都是红的。”

  张虹:身份转变 传递奥运精神初心不变

  展现冰雪运动独特魅力 讲好中国故事

  1980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了冬奥之旅。叶乔波在1992年冬奥会上夺取的两枚银牌,实现了我国从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奖牌“零的突破”。在20世纪90年代,同女排精神一样,还有一种精神叩击着中国人的心灵,沸腾着中国人的血液,那就是“乔波精神”。叶乔波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在《中国冰雪传奇》现场,她说面对比赛、竞技,“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

  速度滑冰世界冠军 叶乔波

  叶乔波之后,中国速度滑冰开始了新一轮奋勇追击的奋斗历程。薛瑞红、王曼丽等,无论是在世锦赛还是在世界杯系列赛,获得世界冠军无数。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中国姑娘张虹夺得速度滑冰1000米金牌,终于实现了几代速滑人的奥运金牌梦。

  在张虹看来,速度滑冰是一项孤独的比赛,当站上跑道,你要赢的人就是你自己。谈起当初自己夺金的优势,她提到了自己的心态优势,她的教练曾经说过,“张虹不适合当运动员,她适合当服务员。”这样说的原因,就在于张虹每天都嘻嘻哈哈,每天都很开心。节目中,张虹坦言,“比如说在索契冬奥会之前,不让自己去想更多的负担,我也没有承载着三十几年的梦想,然后什么什么,如果你要想这么多东西,你没有办法专注你的比赛。”

  2015年7月31日,张虹作为申奥大使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现场见证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的历史性时刻。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她仍然激动不已,“当巴赫主席翻开北京2022那一刻,2015年7月31日,我当时是第一个蹦起来的……拿到奥运冠军的时候感觉自己很牛,但是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你真的很渺小,是因为有一代一代的冰雪运动员传承下来的努力,才会有那一刻的诞生。”

  平昌冬奥会后,张虹选择退役。从冬奥速度滑冰冠军到如今中国奥委会执委、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国际奥委会委员,她有了不同的身份。谈及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这一工作内容,张虹也透露,“我们也面临全球疫情,怎么样用体育的角度促进世界和平,怎么样用体育的角度去连接世界。” 身份不同,但是不遗余力地传递奥林匹克精神的初心不变。在《中国冰雪传奇》现场,她也表示,“我也想告诉更多年轻人怎么样通过体育激励自己,给自己创建下一个目标,朝着这个梦想去努力。 ”

  “展现冰雪运动独特魅力,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共同推动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这是总书记对媒体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助推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几十年来,中国速滑人如何一代代传承,并实现中国力量的崛起和腾飞?1月30日(周日)17:30,让我们在CCTV-4《中国冰雪传奇》中,一起见证。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