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学者热议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与绿色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 赵清建)12月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光明网承办的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与绿色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外专家围绕“提升公众素质,推动绿色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每一个公民不断提升科学素质和绿色素养。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 杜少中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形成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表示,社会互动当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公众的参与,重点是生活绿色化,有三个作用:一是个人的消费在减排当中潜力巨大,二是个人的消费偏好可以引导企业转型,三是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会影响政府的决策。只有三个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顺利达成“双碳”目标。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谢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谢屹表示,今年云南大象北上返回之旅,让全球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在象群北移南归的过程中,有很多令人难忘和感动的公众画面。社会公众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大量转发和评论与象群的相关报道,形成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宣传员、人人都是生态文明贡献者的良好氛围,也体现了中国公众生态文明素养的不断提升。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梁广寒

  “在此呼吁,我们的社会重新认识亚洲文明、东方文明和东方智慧,尤其是重新认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在当下以及当代被重新研究和重视的必要性。”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梁广寒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道与理,核心都是重视和谐。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内心修炼与平和,重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这无疑与当代所提倡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相契合。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光明网副总经理 宋乐永

  媒体是科学家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可以成为公众科学素质提升高速公路上的“穿山隧道”,拉近公众认知与科学的距离,让公众爱上科学。光明网副总经理宋乐永表示,作为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发起单位之一,光明网肩负科普的使命与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性科普事业,繁荣科普产业,在生态环保、农业、天文等领域构建“科普生态圈”,广交科普“新朋友”,创新科普工作方式,开发推广科普产品和服务,扩大优质科普供给,努力满足人们多元化科普需求,不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辑 塔里格·苏努提

  媒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伙伴,在正确理解绿色发展和环保理念、实现这些概念的快速落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辑塔里格·苏努提表示,媒体是公众和政策制定者之间交流的一个绝佳的平台和渠道,媒体通过努力可以用来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埃及媒体和国家机构近年来对于提高人民在环境意识方面的关注度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菲律宾雅典耀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 伊内兹·庞塞·德莱昂

  提升科学素质必须刺激公众对于科学的好奇心。菲律宾雅典耀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伊内兹·庞塞·德莱昂认为,提升科学素质不仅需要传播科学知识,还应该告诉公众什么是科学,让公众理解因果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才是科学的真谛所在。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副教授 塔潘·萨克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副教授塔潘·萨克也认为,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可以让所有人了解正在发生的科学现象,比如说气候变暖,能够在社会各个阶层激发创新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陈迎

  提升对“双碳”目标的认识是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表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要通过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到“双碳”目标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协同性的重大决策。“双碳”目标的落实与每一个人是息息相关的。

  谢屹表示,随着中国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取得更大成就,中国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本次论坛是中国科协主办的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专题论坛之一,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主题为“提升科学素质,共建绿色家园”。其中,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已于11月29日举办,大会全体会议已于11月30日举办,六个专题分论坛于12月1-3日陆续举办。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