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苏炳添:“亚洲飞人”是怎样炼成的?

  苏炳添(左二)和羊城晚报记者合影。图/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实习生韦颖洁 摄

  32岁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跑出9秒83创造新的亚洲纪录,成为电子计时器时代首位晋级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被不少亚洲媒体誉为“亚洲之光”;第四次全运会之旅终夺男子百米飞人大战首金,成为史上最高龄的全运会男子百米飞人;第10次正式比赛突破10秒大关,留下运动生涯“十全十美”的注脚。从2007年刚出道时的毛头小伙,到如今成为短跑界的“亚洲之光”,创造的“中国速度”令人称奇,并将依然在百米赛道上继续奔跑下去,意欲开创中国短跑事业的新时代。

  出道十四年来,苏炳添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和心路历程?9月27日,羊城晚报特别报道组与苏炳添相约暨南大学,面对面独家专访苏炳添,对这位“亚洲飞人”进行全面解密,分三篇文章,带您领略真实、完整、不一样的“苏神”!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赛后。图/新华社

  起点:

  首次“破10”,开启“飞人模式”

  苏炳添2007年从中山体校进入广东省田径队,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2008年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获得男子60米冠军,开始崭露头角。2009年进入国家田径队,2010年与队友获得广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2011年在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决赛中夺冠,逐渐在该项目称霸亚洲。2012年伦敦奥运会,苏炳添成为中国短跑史上首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此后,苏炳添在国内外各项赛事屡创佳绩,自2015年到今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合计完成10次百米正式比赛破10秒的壮举,2021年至今更多达5次,“亚洲第一飞人”名副其实。

  10次百米破10秒,哪一次最刻骨铭心?面对记者的提问,苏炳添不假思索地表示,“虽然东京奥运会半决赛破亚洲纪录,全运会也实现了首金的梦想,但第一次破10秒是最激动的,令我终生难忘”。苏炳添很清晰地说出了首次破10的时间地点,“2015年5月31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百米第三名”,苏炳添成为第一位打开10秒大关的黄种人。自己的每一项纪录,犹如电脑存盘一般,苏炳添可以随时准确地说出时间地点。

  “这就好比是一把‘钥匙’,它让所有亚洲人知道,并不是只有欧美运动员才适合短跑项目,同时也让我自己清楚地知道是可以达到这个高度的。好似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我有动力和欲望去尝试,去挑战这个以前不敢想象的极限”。苏炳添认为这次成绩的历史性突破,为他指明了方向,随即开启“飞人属性”的大门。

  同年8月23日,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半决赛上,苏炳添紧随博尔特通过终点,以9秒99追平当时个人最好成绩,并成为首位进入世锦赛百米决赛的黄种人。“世锦赛是除了奥运会外,级别、规格最高的赛事了,含金量非常高,三个月内两次百米成绩破10秒,也让我自己信心爆棚,对未来有所期待。”

  苏炳添为羊城晚报读者写下祝福语

  低潮:

  “死”过一次,不忘初心待重生

  32岁的苏炳添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年过30岁仍处于全盛状态的中国短跑运动员,对于自己身体状态和心态的保持,苏炳添兴奋地表示:“真的可以跟你放开说!”

  “十四年的运动生涯中,我在2009和2019年两次遭受腰伤的困扰,10年受一次伤,感觉也很巧合,而2019年的伤势最为严重,当时国家田径队和教练都对我的前景感到悲观,我也曾萌生退意。”

  2018年,苏炳添在亚运会男子百米夺冠,迎来了儿子的诞生,并成为了暨南大学的副教授,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但2019年,而立之年的苏炳添遭遇了运动生涯的低潮。这一年,他饱受腰部肌肉伤病困扰,竞技成绩开始下滑,在全年共比了17枪,除了室内赛拿到3个冠军,最看重的室外百米仅在瑞士赛夺冠,成绩为10秒34。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真的感觉自己已经‘死’了,这次受伤对我整个运动生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毕竟已经30岁了,外界很多声音认为我的成绩很难再有突破,体育生涯也接近尽头。当时孩子刚刚出生不久,而且我已确定前往暨南大学教书,算是对未来做好了规划铺垫,所以我自己刚开始也有所动摇(还要不要继续跑下去)。”

  苏炳添回首当时人生路上的小插曲仍意犹未尽,“是有点心灰意冷,后来又经历了疫情,今年第一次参加比赛时,外界也开始质疑我,500多天没有比赛,还能跑出成绩吗?” 2021年4月24日,经历伤病恢复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后,苏炳添在广东肇庆的田径分区邀请赛亮相,男子百米决赛跑出9秒98的成绩,这是他时隔三年后再度破10秒。

  “我觉得正是自己不忘初心,对田径事业的坚守和热爱,让我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这也是到了32岁我依然能维持状态的关键”。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经此磨难,才让苏炳添变得更为坚强。“在前往东京奥运会前,我就对自己说:你都‘死’过一次了,这条命都是捡回来的,你还怕什么?还能有什么奢求?当时我时刻提醒自己,把心态调整好,专心比赛努力搏杀就好,至于最终的结局,任何结果都可以接受”。

  “死”过一次的苏炳添以完美方式涅槃重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为即将到来的巅峰时刻埋下伏笔。面对2019年的那次挫折,苏炳添四次提到“死”过一次,咬紧牙关,眼神锐利,对于自己的重生有激动,更有对百米短跑的坚定。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右二)在比赛中。图/新华社

  巅峰:

  东京奥运会,半决赛就是决赛

  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百米半决赛跑出破亚洲纪录的9秒83,这一成绩若放到决赛甚至可以拿到奖牌,决赛9秒98的成绩是否略有遗憾?苏炳添摇了摇头说:“我去东京的唯一任务就是成为第一名晋级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半决赛就是我的决赛,我必须在那一枪全力以赴!”

  “半决赛我分在第三组,赛前我看了第二组的成绩,只要跑进10秒就可以挺进决赛,但在这种大赛,我是不可能有任何放松的。人不是精确的导航仪,你锁定9秒99的数据就能杀入决赛,似乎可以留力决赛,但这是不现实的。”苏炳添对于决赛的成绩没有丝毫遗憾,“百米大战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起跑时的片刻犹豫都可能前功尽弃,我们在听枪时的专注度非常高,稍微慢一点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千分位毫秒之间的对决。半决赛我所在的小组对手实力都太强大了,你怕别人带乱你的节奏,别人也担心你影响他的节奏,所以只能跑好自己的比赛。其实你看最后的决赛入围名单,我所在的小组进了4名运动员,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所以这种半决赛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轻心,必须百分百投入!”

  决赛中,苏炳添位列第六赛道。第一次起跑,英国选手因抢跑被罚出场,外界认为这一变故打乱了苏炳添的节奏。但苏炳添认为没有任何影响,“在裁判发令前,我自己是很清晰地知道要做什么,都是按照既定战术来执行,而且多年的大赛经验也让自己不会受到干扰。”

  东京奥运会4×100米男子接力银牌得主英国运动员乌贾爆出涉嫌兴奋剂丑闻,英国队的银牌有可能被整体剥夺,排名第四的中国队有望递补获得铜牌。对于这个可能的意外之喜,苏炳添表示:“听天由命,希望在自己退役前能够收到好消息,毕竟这个诉讼期少则半年、多则十年”。

  圆梦:

  全运百米首金,抓住最后一次机会

  从东京奥运会到全运会百米飞人大战,苏炳添在短短一个多月内3次百米破10秒,令人称奇。对于状态的维持,苏炳添认为难度非常大,“短时间内维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这个对我个人和团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在东京奥运会的备战上,我们的计划就是让身体状态在比赛时达到一个高峰,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这种大赛。打完奥运后,身体的整体能量处于释放的过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迎一次高峰本身就是一种极限”。

  “当然,现在的我只要发挥正常水平,百米进10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是实力的直观体现”,苏神对于自己目前的能力可谓自信满满。

  谈到自己的第四次全运会,苏炳添承认“这是最后一次百米冲冠的机会了”。2009年是苏炳添第一次出战全运会,当时年仅20岁的他年轻有冲劲,若不是腰伤困扰,完全有机会冲击奖牌。“2013年全运会,张培萌在实力和经验上明显强于我,而2017年当我感觉与金牌越来越近的时候,决赛前在准备活动时拉伤,再次与冠军无缘。”前两届全运会百米决赛,苏炳添相继输给了张培萌和谢震业,均屈居亚军。输给谢震业的时候,苏炳添已经28岁,“当时真的感觉有可能这辈子都拿不到全运会百米决赛金牌了。”

  隔离导致训练不系统,而东京奥运会后外界蜂拥而至的关注热情,也让苏炳添的点点滴滴在聚光灯下被无限放大。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以往的生活节奏,每天只有吃饭、训练和治疗三件事,手机都很少看,专注于自己的田径事业,但如今外界给予我的空间越来越小”,苏炳添表示,自己正在逐渐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

  2021年9月21日,苏炳添在颁奖仪式上。图/新华社

  苏炳添档案:

  出生地:广东中山

  出生日期:1989年8月29日

  身高:1.72米

  体重:65公斤

  毕业院校:暨南大学

  里程碑

  ●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9.83秒)

  ●男子6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6.43秒)

  ●首位闯入室内田径世锦赛男子6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

  ●首位进入田径世锦赛100米决赛的亚洲人

  ●首位进入10秒关口的黄种人选手

  ●电子计时器时代首位进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

  主要奖项

  ●2012年世界田径挑战赛川崎站百米冠军

  ●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接力亚军,两届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

  ●2018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亚军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

  ●2021年全运会男子100米、四届全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

  综合|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作者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本剑 柴智 王沫依

来源:羊城晚报掌上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