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助学”王继斌: 做最纯粹的公益,点亮寒门学子梦想

  他,曾家境贫困,父母为了他的学费东奔西走四处求人;他,曾是广东省五星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他,不顾朋友劝导,把募集的资金100%直发困难学子,不从助学金中提取一分钱;他,从船山故里起步,历时9年,终得衡阳市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船山助学”)挂牌。期间的酸甜苦辣,惟他自知。

  他就是王继斌,衡阳市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会长。一个个关于“船山助学”的动人故事,正如“船山助学”的会歌中所唱“仿佛四百年前的湘西草堂,穿越而来不灭的灯光”,迎面而来……

  船山故里亮起助学“灯光”

  2012年冬天,王继斌结束10年的深圳打工生涯,回到家乡衡阳县曲兰镇。他时常思考:“我能在农村做点什么”“我能为农村做点什么”。

  “你做什么,我都支持。”母亲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抬起头,发现母亲额头上爬满了岁月的沧桑。不禁想起儿时母亲走东家串西家四处求人,为他筹集学费的一幕幕。

  从此,一直坚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已是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广东省五星志愿者的王继斌,决心专注“助学”。

  “每个小孩都应该拥有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王继斌的想法得到了肖思勰等一批爱心伙伴的力挺。2013年元旦,“船山助学”公益行动在船山故里蹒跚起步。

  他们选择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旗下“微益中国”网站作为合作平台。白天工余时间,王继斌骑着摩托,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去跑,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去走;晚上回来,王继斌加班加点把所见所闻写进项目,发布到网上,通过微信好友筹集资金,给有需要的学校和学子们募集了爱心黑板、文具、学习用品和衣物等一大批实物。

  渐渐地,“船山助学”积攒了很好的口碑。在深圳工作的曹新华等一批爱心人士主动找上门来,请求帮助物色一批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长期资助对象。

  从实物帮助到经济资助,船山助学收获了信任和肯定,也积攒了前行的力量。

  公益款100%助学,志愿者不报一分钱

  公益不易,钱最敏感。王继斌提出,要引领风尚,做最纯粹的公益。

  “船山助学”从起步时就定下了一条“铁规”:坚守公益初心,不与学子“争利”,不从助学金中提取任何费用。爱心人士捐助的助学金100%直接发放到学子手中。发放助学金所需的交通、餐饮、保险以及运转经费,均由志愿者缴纳会费及专项筹款解决。

  久而久之,也有朋友好心提醒王继斌,法律法规本身允许收取一定标准的管理成本,这也有利于公益事业的长久发展。朋友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王继斌报以微笑:“俗话说‘井水挑不干,力气用不完’。公益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肉和生活,但我们不以此谋生。”

  王继斌的想法,得到了更多志愿者的支持和响应。在长期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船山助学”提炼出“干净、透明、守正、拙诚”的公益理念,把“做事不作秀,吃亏加吃苦”作为每名志愿者的行为准则。

  9年多来,“船山助学”志愿者组建起爱心车队,每年义务走访里程2万余公里,爱的足迹印刻在衡阳市衡阳县、衡南县、祁东县、耒阳市以及娄底市双峰县的大部分乡镇;志愿者自行承担电话费、午餐费、保险费等多达5万余元,没有要求机构报销过一分钱费用。

  与此同时,他们坚持每周晒账,随时对账。爱心资金、运转经费分别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确保了公益在阳光下运行。

  助学不只是给钱,更注重心灵交流

  据统计,“船山助学”9年来资助家庭困难学生244名,募集发放爱心款物300.9万元。

  比这一组数字更有温度的是,他们已经把15名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送进了大学校园;2021年又有13名受资助学生参加高考、1人参加单招考试,其中衡阳县六中学生曾佑东已收到天津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助学,不只是给钱、给物。”王继斌介绍,“在经济资助的同时,我们更注重与孩子心灵交流、情感互动,塑造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感恩心态。”

  “船山助学”志愿者积极引导社会走出“捐钱给孩子才是助学”的认识误区,打造形成了一系列公益品牌:成功举办5届“船山助学夏令营”,帮助孩子们“学中玩,玩中学”,开拓视野,收获快乐;携手深圳巨联高科技有限公司,援建6间“船山助学智慧教室”,农村学子用上了“会说话的黑板”;落实5期“乡村教室亮灯工程”,将原本泛黄的日光灯全部更换成LED高光节能护眼灯;开展2校“关爱乡村教师公益行动”,捐赠席梦思床25张、太阳能热水器1台;“船山助学爱心书屋”征集流动图书505册,打造了2间乡村小学图书角……

  他们还另辟蹊径,利用衡阳及周边地区优质旅游资源,开展“互联网+”体验式助学,让公益与生活深度融合;推出公益项目定制服务,全力支持湖南金山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昆明先生发起成立“曲兰邹氏助学基金”。该基金目前已资助52名学生13.3万元;雁峰酒业、鑫隆包子等本土知名企业,也都是“船山助学”的战略合作伙伴。

  爱的正循环点亮寒门学子梦想

  从2012年冬天的一个人、一个想法,到现在的426人团队、一个目标——正如“船山助学”会徽昭示的——“高山深处有脊梁、长河奔腾有力量”!

  在王继斌的努力下,“船山助学”订立了文化公约,制定了形象标识,制作了文化衫、志愿服务证,创作了会歌《光芒》,开通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发了文创产品等。“船山助学”也荣获了衡阳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被省民政厅确认为第二批省级“十百千”示范社会组织。

  为寒门学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创造一个公平的机会,让他们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并通过不懈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家庭境遇,阻止贫困代际传承!志愿者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感召了亲人和同事、同学乃至素昧平生的网友。每年有3000余人次通过“船山助学”向有需要的家庭捐款捐物、播洒爱心。

  同时,“船山助学”教育受资助对象感恩社会、传递爱心,引导受资助对象每半期汇报一次学习成绩,每学期给捐助人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形成“爱的正循环”。越来越多的受助对象及家人在家境改观后,接受了“船山助学”的文化,加入了爱的队伍。

  王继斌动情地说:“这些学子和家长也温暖了我们,成就了我们。希望更多的市民朋友利用碎片化时间和闲余的零花钱,一起参与到爱心助学中来,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周明韬)

  转自:衡阳晚报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