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光影,闪烁永不消逝的英雄精神

  作者:从易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个特点是,将建党百年主题贯穿始终,全方位营造共庆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电影节专门推出了“百年征程·红色光影”特别策划单元,集中放映一批国产佳片,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

  展映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英雄人物事迹的电影,也是红色谍战片的起点。由八一制片厂制作,王苹执导,孙道临、袁霞领衔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曾深深影响了一代观众。经由“百年征程·红色光影”单元,今天的观众再次与它相遇,并被红色经典的魅力折服。

  英雄塑造

  《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我党地下工作者的英雄故事。孙道临饰演的李侠因为革命工作需要,到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乔装成湘绣商人,建立秘密电台。为掩护李侠展开工作,党组织派纺织女工何兰芬(袁霞饰)与他假扮夫妻。俩人相互帮衬、甄别内奸、传递情报,配合日渐默契,并培养出深厚的感情。经组织批准,二人结成真正的夫妻。

  1948年底,地下电台暴露,党组织通知李侠撤回根据地。撤离前夕,李侠得到两份重要情报。李侠深知行动的危险,但为了将情报送出去,他让妻儿先转移,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发出电报。

  敌方通过侦测装置测出李侠电台的具体位置并包抄过来。国民党特务冲进房间,将枪口对准李侠。李侠镇定自若,迎着枪口吞下电报稿,并向战友深情地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后,风靡全国,李侠吞下电报视死如归的一幕也成了观众心中永不磨灭的动人剪影。电影再现了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根据真实人物事迹改编而来,李侠的原型是烈士李白。李白(1910年—1949年),1937年受党组织派遣,赴上海担任党的秘密电台的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与党中央进行通信过程中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1949年5月7日,李白英勇就义。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李克农的回忆,以李白烈士为人物原型,参考了其他多位烈士的事迹,拍摄出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它成为最早反映我党地下工作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英雄传奇,讴歌了英雄为了党和人民,坚定信仰,敢于担当,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电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观众,是值得一看再看的红色经典。

  叙事创新

  作为一部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作为一部类型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则为后来大量出现的谍战影视剧奠定了美学范式。

  在叙事模式上,《永不消逝的电波》并未简单落入武装斗争的框架,而是抓住地下工作者“身份”这一核心要素做文章。电影中,李侠的第一重身份是红军电台政委;到了上海从事敌后工作后,他的第二重身份是湘绣庄的写字先生,头戴礼帽、身穿长衫、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气质儒雅;在电台被日军特务查扣后,他以商业电台为由蒙骗过敌方,敌方以为李侠是为重庆方面工作的特务,这成了他的第三重身份;李侠继续以第四重身份——糖果商店老板潜伏,骗取敌人信任后进入对方核心窃取高级情报,及时传送给党中央……身份的多元,让人物关系复杂化,盘根错节,情报的获取一波三折(用《红楼梦》书籍、火柴盒传递情报),人物始终处于险境当中,悬念迭生,极具戏剧张力。

  人物塑造上,《永不消逝的电波》摒弃了正面人物“高大全”的塑造定式,取而代之以丰富立体、充满人情味的人物定位。李侠既是我党的忠诚战士,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同时也是丈夫和父亲,有着普通人的柔情。电影以一些细节体现李侠家庭生活的温馨幸福,比如给儿子买口琴、一家三口准备吃饭、给儿子讲睡前故事,让观众看到英雄“凡人”的一面。

  电影上映后,评论界就敏锐地发现电影在人物塑造上的新意。1958年一篇《简评“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文章写道:“过去我们拍摄的这类影片……存在一个共同的弱点,这就是人物的形象总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过分多的地下活动方式方法,常常淹没了人物思想性格。其结果,虽然影片也都着力写了人民群众的帮助,而总给人这样的感觉,地下工作或公安人员的工作,使人敬佩,却难于效法,好像做这类工作必须有一套特殊的技能不可,如此,在教育人民方面不能不带来局限性。”儿女情长非但不会削弱英雄的光环,反而衬托出英雄的伟岸:为了革命事业,甘愿舍弃个人的儿女情长,更显李侠牺牲时的悲壮。

  在人物关系上,《永不消逝的电波》“假夫妻”的组合,亦深刻影响了之后的同类型作品,它不仅仅是“革命+恋爱”,也凸显出“成长”主题,一方在另一方的帮助和指导下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21世纪以来,《潜伏》《悬崖》等经典谍战剧,仍旧以此模式塑造革命伴侣,并将谍战工作与生活气息、浪漫主义结合起来。

  虽然时下观众所熟悉的“谍战”,是21世纪之后才流行的概念,谍战剧成为创作热潮也是《暗算》(2005年)、《潜伏》(2009年)之后的事了,但追溯起来,谍战剧的很多美学范式早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已基本成形。

  经典转化

  《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影响着后世的谍战题材创作,作为一部红色经典,它本身也彰显出长久的生命力,出现了根据电影改编的诸多艺术样式,比如话剧、电视剧、歌剧、舞剧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电视剧版和舞剧版。

  2010年播出的38集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献礼剧目。它既忠实原著,又结合了时代新的审美需求和电视剧的样式特点,丰富了故事的时代内涵、人物关系、内容层次。譬如电视剧以国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时空背景,将谍报战线上的战斗由抗日战争扩大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格局上,让此剧具备了史诗品格。

  2018年正式公演的“中国首部谍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编,也是近年来最成功、最受瞩目的舞剧之一。该舞剧先后赢得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舞剧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采用时空自由切换的叙事方式,充分拓展了舞蹈叙事的空间。比如,李侠与妻子兰芬在四个时空内的双人舞心理对话,四个舞段展现了二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再到共同坚守革命理想、彼此相濡以沫的过程,情感层层堆叠,令人动容。舞剧另一个别具匠心之处,是用26块流动景板完成场景的展现和剧情的切换,实现多时空并行的多重叙事手段,营造出剧场蒙太奇的效果。舞剧还通过独特的形式,将上海的城市元素和城市风情巧妙地融合到舞剧中,几个诠释海派“唯美”的大型舞蹈段落相当惊艳。可以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实现了红色经典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的完美结合。

  正所谓:“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永不消逝的不仅是“电波”,也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等崇高的情感。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红色经典的改编佳作,将红色经典的内涵与新的技术和艺术形式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一代代年轻观众读懂“爱与信念”,将红色精神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从易)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