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聪明”无人驾驶地铁青岛首秀

  无人驾驶、自动开关门、防撞预警系统、自动唤醒、自主调整运行状态……乘坐“最聪明”的地铁,是什么感觉?记者的体验是,又快又舒适又炫酷。5月9日,由青岛地铁集团主办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成果展示会在青召开,五十余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大型轨道交通设计院以及十多名行业知名专家参会,并乘坐地铁体验了该系统的各种运营场景。据悉,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实现了地铁列车的自主运行,真正站在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前沿并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使中国轨道交通列车控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将首次应用于在建的青岛地铁6号线,青岛“最聪明”地铁将“跑”在世界最前列。

  体验

  全程无人驾驶感觉很“拉风”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青岛地铁1号线王家港站,此次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列车在1号线王家港站至井冈山路站三个区间进行试乘体验,全程4公里。记者在三个区间坐了一趟往返,共用时15分钟。

  与常见地铁列车不同的是,TACS展示列车每节车厢各有两个车窗设置了显示屏窗,可本地存储,也可联通PIDS系统,或通过移动网络访问互联网,体验者可在显示屏窗上观看TACS的系统介绍和项目实施过程,科技感十足。

  记者进入TACS列车驾驶室发现,虽然有工作人员值守,但是工作人员全程无任何操作,列车运行全程实现了无人驾驶,行驶较为平稳,停车精准。据介绍,目前该列车按照全自动运行设计,具备FAM模式,可实现区间自动运行、站台停准自动开关门、自动发车、自动对位调整、门对位隔离、本地待机和唤醒、远程紧急制动施加和缓解、人员防护开关、全自动洗车和自动化车辆段等功能。

  行驶过程中,还模拟了出现故障时任意点折返的场景。在传统系统下,遇到紧急情况“倒车”,需要司机手动操作。而该项目采用提前动道岔方案,大幅提高了折返效率。

  据青岛地铁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目前6号线还不具备轨道条件,因此暂时在1号线设置了试验段,对3列6号线TACS列车进行测试。

  跨越

  从“自动运行”到“自主运行”

  从“自动运行”到“自主运行”,一字之差,背后体现出的是中国轨道交通列车控制技术的巨大飞跃。而这样的新跨越,发生在青岛。

  “一个是由中心发出指令,列车按指令去跑;一个是列车自动识别运行环境,并根据环境实现自主决策和自主运行。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装备委员会副主任方少轩介绍说,目前国内外无人驾驶地铁线路普遍使用CBTC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列车可以实现自动驾驶;TACS则是采用“车—车”架构,列车之间可通过无线通信完成信息交互,从而直接获知前行列车的位置、速度和线路状态,犹如列车有了自己的“大脑”和“千里眼”,实现主动进路、自主防护、自主调整与全自动驾驶,弱化中心依赖,自行判断路上的情况,安全、智能、飞速地“奔跑”起来。

  “这是国内首个以车—车通讯为基础,以车载控制平台为核心的全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目前已完成系统的设计与产品研发,以及实车测试检验。下一步,我们将在建设中的6号线进行工程应用,并在后续的青岛地铁三期建设中实现全面推广和应用。 ”展示会上,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刚表示。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正式应用,将实现从传统的“自动运行”到智能的“自主运行”的技术跨越,为我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示范和样板。

  突破

  自主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结构简洁、智能可靠、运维经济、运营更安全。 ”方少轩对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优势做了这样的总结。以地铁网络化运营为例,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在实现地铁列车互联互通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地铁列车互联互通可以实现不同线路的列车在换乘站直接运行到相邻线路上,乘客不用下车换乘,直达目的地,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不同地铁线路间的信号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不一,线路都是单线运营,相互独立,互联互通一直是一个难题。而在列车自主运行系统里,这一难题不再存在。据了解,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仅用46天即完成了试验线的全部互联互通测试。

  方少轩告诉记者,在青岛地铁的主导下,中国中车、上海富欣、浙江众合、中兴高达等国内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实现了零的突破,“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是完全自主研发,全功能实现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 ”

  令人欣喜的是,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推广和示范应用,将极大提升“中国智造”在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使得中国的重要基础设施贴上“安全高效”的鲜明标签。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董真

作者:董真

来源: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