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对父亲的发现与致敬

儿子对父亲的发现与致敬

——读《心曲·乡曲:儿子笔下的诗人杨骚》

  作者:曾丽琴

  杨西北的《心曲·乡曲:儿子笔下的诗人杨骚》近期由中国华侨出版社推出,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流云奔水话杨骚》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一以杨骚主要作品为主标题的修改版书名显然十分巧妙,也更契合这部传记的书写内容与创作特色,既用杨骚的“感情生活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又突出杨骚爱国主义诗人与战士的身份,还特别强调了“儿子”的叙述视角。

  杨骚是中国左联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以诗歌《乡曲》《福建三唱》等为大家所熟知。他也因为与中国现代女作家白薇的爱情及两人书信集《昨夜》而时常被人忆起并谈论。事实上,杨骚的创作与生涯远比以上所述丰富得多,但关于杨骚的其他文学创作,关于他短暂但多彩的人生,尤其关于他在东南亚的战斗生活及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等却基本不为人所知。一位研究者认为这样的缺失让人们“无法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全貌”。

  《心曲·乡曲》这部传记正可以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杨西北几十年来不遗余力地收集父亲的作品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多次赴福州、广州、北京、上海、重庆、杭州等地搜集资料,访问父亲的朋友,与他们通信,并从他们的回忆文章中爬梳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而这些便汇成了眼前这部详尽的杨骚传记。杨西北在创作谈中写道,这本书,“字字蘸着心血”。

  《心曲·乡曲》这部传记可以称得上史实性与文学性兼具。其史实方面尤其以对杨骚与白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活动、艺术追求的叙述和对杨骚在东南亚的战斗、创作、交往的叙述最有价值。在这些史实的呈现中,作者冷静客观的叙述态度特别值得赞赏。关于杨白二人的感情纠葛与鲁迅杨骚的关系,有种种的传闻与演绎,历史的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才清楚,而身为传主的儿子,为父亲发声辩护也属人之常情。但杨西北却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只呈现叙写他所收集到的资料,而不做评价。他说:“对杨骚的作品我不去做评价,对杨骚的个人也不作主观的评说,这不应当是亲属的任务。”

  传记中关于杨骚在东南亚活动的叙写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与线索。抗战期间有许多文人为国南渡,在东南亚以笔为武器开展抗战活动,胡愈之、郁达夫、巴人、杨骚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南渡文人。他们往往是东南亚各国华文主要报纸的主笔,在编辑报纸时便把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艺观与革命文艺理论传入东南亚各国,这既影响了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理论的发展,也催生了东南亚大量的华文抗战作品。

  《心曲·乡曲》可读性很强。传记整体上以时间为序来叙述杨骚的一生,但在具体叙述时“为了避免写得过于平板”,将“材料做了调度”。比如楔子与第七章写了作者20世纪50年代回国的情景以及20世纪80年代对父亲同学、朋友的拜访,交代自己不断追寻、发现父亲的原因与脚步。父亲杨骚去世时,作者只有5岁,对父亲根本不了解。等到年长,看到家中父亲的作品以及书报上父亲的名字,自然而然起了了解父亲之心。而关于父亲感情的纠葛,他在开头就点出不只有传闻中的白薇,更有书信中的A妹。那么,父亲杨骚到底是什么样的人?A妹又是谁?杨西北就这样在楔子中设置了悬念,于是,读者接下来的阅读就如在猜谜般有趣了。当然,为了紧紧拉住悬念这根弦,全书成年儿子的叙述视角不时出现。因此,成年儿子的叙述视角与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在传记中便多有交错,这也是造成这部传记生动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所谈这部传记以“感情生活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这“感情”不应单指爱情,更可指爱国情。杨骚本质上是个多情的诗人,因此,年少时为两段爱情所困,创作也主要是抒写个人爱而不得之情,《心曲》正是其时的代表作。中年之后他则因为国家巨变与性格上的成熟,无论创作还是人生旅程中都更突出爱国情,《乡曲》是其后期的代表作。

  杨西北幼年失怙,以心理分析学来看,这么巨大的心理创伤是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才可以抚平的,或许这部传记就是杨西北抚平内心创伤的一种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部献给父亲的传记,也是一部献给自己的传记。经由它的书写,杨西北的内心达致平静与完满。(曾丽琴)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