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胜盼
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是文房中一种用于磨墨的辅助工具。《饮流斋说瓷》中记载:“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砚滴起源于何时,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汉代以前,墨是呈颗粒状的,到了魏晋才有墨锭,推测砚滴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至唐宋时,砚滴于实用性之外,还追求形式和工艺上的美观,闲暇时观赏把玩,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为文人雅士们所青睐。
明代高濂所撰《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记述了文人书房的陈设,“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盂一,铜石镇纸一”。古代的砚滴种类繁多,材质也不尽相同。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最早为铜制,后改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笔者新近入得一只清代“牧牛童子”铜砚滴。此砚滴长9厘米,高6厘米,宽4.5厘米,重196克。器形小巧,铜质精良。造型别致,玲珑可爱。卧牛呈回首状,双目圆睁,犄角如月,体态雄硕,牛肩部悬挂布袋葫芦,牛背上骑一小童,姿态悠然。砚滴整体铸造,卧牛腹部中空为砚身,可盛水墨,与嘴相通,砚墨亦可由嘴部而出。设计巧妙,包浆浑厚,且品相完好,实为难得。
古人用毛笔写字离不开砚台,必须不断地往砚台内注水,以保持墨汁不干。最初古人使用各种形状的水壶、水盂注水研磨,然而,用这些器物往砚台中倒水时,水的流量往往很难控制,于是,聪明的古人在水壶、水盂的基础上发明了便于控制出水量的砚滴。所以,砚滴的设计和使用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历史上,砚滴的使用方法有若干种,大同小异,相同之处就是都使用了气压原理。从结构上看,所有的砚滴都有三个共同点:一是身形小巧,腹内中空,可以盛水;二是在较高的位置上有一细孔,倾倒时,可以滴出水来;三是背上有一个圆孔和腹相通,圆孔上有一段高起的管状器。通过触觉来感受砚滴内部的气压,通过视觉来监控砚滴的出水量,再结合虹吸原理,最终获得适合研墨的出水量。这样的精巧设计考验着人融合自然之力对器物的把控,同时又赋予器物“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灵性,更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怀。
砚滴始于汉代(推断),盛于明清,多采用仿生造型,取材自然,形态各异,妙趣天成,且古雅别致,寓意美好,散发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因此传承至今的砚滴类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鉴藏价值。如今,砚滴这一文房用品虽然仍为一些文人雅士所使用,但总体而言,其观赏和收藏价值已经远超实用价值。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