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弹的大家族中,空空导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研制,为我国战斗机装备上了一把利器,而把利器雕琢得更加锋利的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空空导弹研究院重点型号总设计师、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樊会涛。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空空导弹武器装备实现了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实现航空强国梦增加了铿锵一笔。
樊会涛
恪尽忠诚 铸祖国蓝天长城
时光回到1986年,24岁的樊会涛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硕士毕业,加入了空空导弹研究院,与空空导弹结为了“无言”的朋友。他曾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多个空空导弹型号的研制及预先研究工作,伴随着技术一起一路成长,逐渐褪去青涩,成为中流砥柱。
2000年6月30日清晨,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空空导弹总设计师董秉印突发心脏病去世。还未从伤心中抽离的樊会涛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新的总设计师。这一年,他还不满38岁,年轻的他接过大旗,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空空导弹的研发中。
空空导弹包括8大组件,8000多个元器件,牵涉100多个学科领域。和其他航空武器装备一样,空空导弹的研制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一般研制一型全新的空空导弹需要8至10年时间,就是改进型号也需要5年左右,加之我国早期在这一方面技术基础薄弱,研制新型空空导弹可谓困难重重。刚成为总设计师时,樊会涛就遇到了连续几次的发射试验失败。很多人也因此担心,在这样一位年轻总设计师的带领下,我国是否有能力完成研制工作。但樊会涛没有被质疑击退,“既然国家信任我,我就是拼上性命也要把国家急需的重点型号研制出来。”
科学是实打实的,来不得一点虚,容不得半点假。几次失败过后,樊会涛向型号线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试”的要求,带领团队认真查找技术问题,仔细分析试验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透过故障的表面现象探求背后的科学机理,虚心向国内专家求教,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在攻关最紧张的时候,他和团队采取“712工作制”(即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有时做攻关试验甚至通宵达旦。
每一次攻关都是对团队能力、体力和毅力的考验,但好在每一次攻关成功,技术上都实现了一次飞跃,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我国空空导弹终于实现了跨代发展。“成功那一刻心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十年磨一剑的成就感,也有卸下千斤重担的轻松感,还有深深地感叹研制历程的艰辛和不易。”樊会涛回忆起当时依然记忆犹新。
不断创新 空空导弹研发无止境
一个空空导弹型号研制成功并不是樊会涛科研路上的终点,作为国防建设的关键技术,空空导弹已经成为空战的主要武器,为了在未来的空战中占据优势,世界军事强国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新一代空空导弹的研发,樊会涛和团队也在考虑更新一代产品的研发。他从不放弃对导弹新知识的追求,把创新作为空空导弹型号研制中最重要的工作。
在樊会涛看来,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空空导弹领域,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这个过程中主要是从消化吸收再创新到集成创新。然而空空导弹的未来发展高度依赖于技术突破,如果没有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就不会有导弹的更新换代。30余年的刻苦钻研,樊会涛深刻地体会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因此,他认为未来要实现领跑必须要有原始创新。
创新也是樊会涛最注重的青年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之一,他要求团队内所有技术人员在科研工作中首先要实事求是,而后要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保持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活跃的思维。
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坦途和捷径可走,30多年来,樊会涛始终把航空报国作为自己的初心,把航空强国作为自己的使命,将自己和空空导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如今,空空导弹的蓝图已在他面前徐徐展开,更恢弘的未来正等待着他和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同书写。(光明网记者蔡琳 张蕃)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