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川渝地区十大考古发现发布

2025-01-12 08:44来源: 重庆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明显的古人类活动面在重庆巫山龙骨坡破土而出、西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型地面房址在四川阿坝显露真容、重庆地区规模最大的北宋中晚期官员家族墓群在重庆荣昌发掘完成、宋元山城防御体系唯一“孤岛”型城池在重庆忠县被发掘出土……

  1月11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支持下,经过专家们的综合评审,2024年度川渝地区十大考古发现榜单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出炉。

  包括四川马尔康孔龙村遗址、重庆江津梧桐土遗址、四川眉山花碑地遗址、四川成都市金牛区万佛寺遗址、四川绵阳市红五村墓群、四川成都市锦江区祝国寺村唐宋市镇遗址、重庆荣昌刘家庙摩崖造像及寺庙建筑基址、重庆荣昌清流墓群、四川泸州飞山宋墓、重庆忠县皇华城遗址等在内的十个项目入围榜单,另斯里兰卡帕巴鲁伽拉遗址成为特别入选项目。

  石器时代

  西南地区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大型地面房址群

  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巴蜀地区的古人类在干嘛?

2024年度川渝地区十大考古发现发布

  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重庆巫山龙骨坡,一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面被发掘出土。被层层揭开的泥土里,古人类制作的石器和动物骨骼混杂分布,描绘出了一幅古人类在此生活的生动场景。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吴雁说,在2024年的发掘工作中,龙骨坡遗址内不仅发现了数量可观的石制品、骨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等,还发现了较为清晰的人类活动面及原地埋藏的巨颌虎、古豺、硕鬣狗粪便化石。它们的出土,为探索东亚地区人类起源与演化、遗址文化面貌特征及地层堆积成因、环境演变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而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已经连续发掘了两年时间。在他们的手中,一片7000平方米土地之下埋藏的秘密正被缓缓揭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高寒说,遗址首次在西南地区发现大型地面房址群、陶窑群及大型灰坑群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包括大量彩陶在内的类型丰富的陶器群,玉钺、玉铲、大型玉环等高规格玉器及骨笄、骨针、骨梗石刃刀、细石核、细石叶等大量精美骨器和细石器,显示出遗址区域中心聚落的重要地位。

  北宋时期

  精美壁画藏身巨大石室墓葬之中

  南宋时期的巴蜀地区战火纷飞,那么北宋时的这片土地上,又是何样的景致呢?

  随着数个北宋时期大型墓葬群在川渝地区的相继出土,谜底正被一点点地揭开。

2024年度川渝地区十大考古发现发布

  专家实地踏勘荣昌清流宋墓群考古发掘现场。重庆考古供图

  在重庆荣昌区,考古专家们清理出了北宋石室墓4座,出土墓志3方。这些连片而立的巨大石室墓,成为重庆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北宋中晚期官员家族墓群,为川渝地区北宋石室墓断代提供了珍贵的标志性墓例。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牛英斌说,在其中一个墓葬的石柱和石壁上,他们发现了绘制有人物出行等画面的彩绘壁画,填补了重庆地区宋代壁画墓考古发现的空白。

  同时,墓内出土的墓志为研究川渝地区宋代世家大族史、北宋中期的职官制度等提供了珍贵的文字材料。目前,根据出土墓志,考古专家们已经绘制出了家族墓主人郑氏家族八代人的谱系关系,由此,揭示出了一个五代至北宋时期,世家大族迁徙、发展的历史,以及南迁后世家大族之间交往、姻亲关系,为探讨“唐宋之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而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地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也发现了3处重要的宋代画像石室墓地,其年代分别为北宋晚期至北宋末、南宋早中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潘绍池说,在这片墓地中,他们新发现了以往少见或罕见的“倒葬”、早期墓葬为晚期墓葬预留穴位、墓外竖立墓碑等葬俗;墓内彩绘壁画或雕刻图像,图像组合完整,雕刻技艺精湛,出土了部分以往未见的随葬品,墓葬年代明确,多项新发现填补了以往考古空白。结合以往发现的画像石墓,进一步明确了墓主人群及身份等问题,对研究宋代葬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宋元时期

  山城防御体系中唯一“孤岛”型城池显露真容

  当历史的车轮来到宋元时期,巴蜀大地上烽烟四起,一座座山城防御体系矗立各处,抵御着北方王朝的进攻。

  在忠县皇华岛上,宋元山城防御体系中唯一“孤岛”型城池显露真容。

  在这个长江江心岛上,考古专家们不仅找到了当时的城墙城门,还发现了忠州最早的书院——宏文书院的遗址,同时,工字殿、碑石亭等建筑遗存的罕见出土,进一步丰富了宋元建筑考古的实物资料。

2024年度川渝地区十大考古发现发布

  皇华城全景(自西向东)。重庆考古供图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蔡亚林说,经过历时5年的发掘,他们基本廓清了皇华城遗址内外城、南北一字城墙结合临江墩台组成的综合岛城防御体系,清理揭露城门、书院、衙署、梯田、手工业作坊等一批重要遗迹现象,初步探明城址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

  皇华城踞岛围城、环江为壕的选址理念在宋元山城中独树一帜,因晚近以来没有大的修葺与重筑而具有高度完整性与真实性。城址遗存丰富,要素齐全,是研究我国宋元时期建置城市的典型案例。

  而在著名的合川钓鱼城上,最新的发掘成果也正式出炉,在2024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专家们不仅清理出了约80米长的古地道,还首次发现了钓鱼城环城的城门,填补了钓鱼城城防体系的重要缺环。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胡立敏说,在钓鱼城遗址中的加担土和古地道两个遗址点,他们清理揭露了宋代城门、城墙、高台和道路等一系列重要的城防设施,尤其是发现的多期叠压的城门和城墙,对于钓鱼城山城城防体系的营建与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钓鱼城大遗址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提供新的支撑。

  记者:李晟

  转自:新重庆-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月16日,工人驾驶挖掘机在贵州瓮马铁路南延伸线五七连隧道里施工。当日,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五七连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贵州瓮马铁路南延伸线隧道全部贯通,为后续铺轨架梁工作奠定基础。
17
这是离岸约130海里的黄海中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右侧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日,在离岸约130海里的黄海中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迎来服役以来首次三文鱼收鱼作业。
17
1月16日,在位于古浪县泗水镇的一家企业手工挂面生产车间,工人进行拉面操作。春节临近,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非遗”产品——古浪手工挂面订单大增,当地一些企业的挂面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抓紧制作手工挂面。
17
近日,西藏定日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多管齐下,板房建设、群众安置、物资调运、废墟清理等多项工作全面提速;同时,灾区群众生活多样化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生活持续“升温”。
16
春运期间,长沙高铁工务段钢轨打磨工区线路工利用夜间“天窗”时间,推行打磨机为钢轨整形打磨,整治鱼鳞纹、波磨等钢轨病害,提高轨道平顺性,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春运期间,长沙高铁工务段钢轨打磨工区线路工利用夜间“天窗”时间,推行打磨机为钢轨整形打磨,整治鱼鳞纹、波磨等钢轨病害,提高轨道平顺性,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16
当日,黑龙江省首届冰雕职业技能竞赛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赛,18支代表队的50多位冰雕选手冰城秀技,吸引众多游客关注。当日,黑龙江省首届冰雕职业技能竞赛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赛,18支代表队的50多位冰雕选手冰城秀技,吸引众多游客关注。
16
春运启幕,这是世界最大规模人口大迁徙,也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春运启幕,这是世界最大规模人口大迁徙,也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春运启幕,这是世界最大规模人口大迁徙,也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15
2025年春运首日,兰张高铁新乌鞘岭隧道迎来了通车之后的首个春运。午夜时分,在这座海拔2800米的高寒特长隧道里,中铁兰州局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的桥隧工和线路工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15
养殖工船(左)与“深蓝2号”在进行联合收鱼作业(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日,在黄海深处离岸约130海里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迎来首次三文鱼收鱼作业。
15
2025年春运大幕开启,从1月14日至2月22日,共计40天。
1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