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https://flv1.gmw.cn/gma/20240315/20240315134900365_1593.mp4

自古以来造假和打假都是热点话题
要说造假古人可真是“脑洞大开”
有人将纸做的衣服代替真衣服
用铜铅代替黄金
更有甚者用死马肉代替獐肉、鹿肉
不仅仅是普通大众
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甚至皇帝
都曾受到过假冒伪劣的蒙骗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里就曾提过
他曾经买过墨盒是泥抟的
读书的蜡烛是泥做的

甚至用来改善伙食的鸭子都是泥做的

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使得盗版书开始活跃起来
粗制滥造、脱字漏字
很多诗文未经作者同意就被拿去刊刻
苏轼就是受害者之一

就连皇帝也屡屡中招
醉心于养生理疗的嘉靖帝
长期超量服用三无保健品“丹药”
最终一命呜呼
古代虽然没有“3·15”
但是打起假来也是毫不含糊

秦朝:别造假,“五刑”会向你敞开怀抱
秦朝庸医要是制售假药
卖假药者将会受到
墨、劓、刖、宫、大辟等刑罚

唐朝:三天包退是从我这里开始的
到了唐朝经济一片繁荣局面
除了完善售后出现“三包”服务
《唐律疏议》还规定:脯肉有毒,以故致死者绞
简单来说造假可能会让你丢掉小命

宋朝:最早的“消费者协会”其实是我的灵感
宋朝除了跟唐朝一样
严厉打击毒假食品、药品外
还成立了行业协会进行监督
消费者如果买到了假货
可以到行会进行投诉

商人的逐利之心自古有之
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消费者不可欺
法律也不会手软
制作:光明网产婉玲
素材来源:天津日报、深圳特区报、大洋网
[
责编:季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