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何“冻到发紫”?

2023-12-18 19:39来源: 国是直通车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鹅毛大雪、气温骤降、泼水成冰、瑟瑟发抖……近日,我国大部地区经历了“冻到发紫”的天气,局地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5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仍将持续偏低。

  近期天气为何这么冷?今冬后期天气趋势如何?应该如何防范寒潮天气?

最近为何“冻到发紫”?

  为何近期这么冷?

  中央气象台18日预报,未来五天,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

  预计12月18日08时至21日08时,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贵州等地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贵州南部至江南北部一带。中央气象台12月18日6时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

  近期气温为何持续偏低?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受强寒潮、较强冷空气的连续叠加影响。

  她表示,13日至16日,中国遭遇了强寒潮侵袭,大部地区出现6至12℃的降温,部分地区降温达到14℃以上。14日前后,此次寒潮过程使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江淮东部、江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先后出现日平均气温或日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状态。

  “13日至16日强寒潮结束之后,中国大部地区仍然被冷气团控制着,冷的基调还在持续。”徐珺表示,17日虽然稍有回温迹象,但是18日至20日,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又将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中东部大部地区将会有4至8℃的降温,辽宁、山西、内蒙古中部局地降温可能达到10℃以上,而且本轮降温不仅影响北方,中东部大部地区都会受到影响,江南、华南东部气温都会下降4℃以上。

  “近期,中国连续受到强寒潮、较强冷空气的先后影响,因此出现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的状态。”徐珺表示。

  近日,不少人感到天气“异常寒冷”,此次冷空气过程与常年相比有何特殊性?

  徐珺表示,寒潮是冬季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是中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13日至16日为强寒潮过程。

  “相比于普通的冷空气和寒潮过程来说,强寒潮并不常见,但在以往也确实曾出现。”徐珺表示,比如,2016年年初中国也出现过一次世纪寒潮,也给中国带来了大范围降温、雨雪等不利影响。

  徐珺表示,受13日至16日强寒潮影响,中国华北地区多个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跌破建站以来12月历史极值,17日,北京大兴最低气温-18.8℃,山西大同-31.9℃,天津北辰-21.1℃。

最近为何“冻到发紫”?

  “厄尔尼诺年”如何影响今冬天气?

  在人们的印象中,厄尔尼诺往往与暖冬联系在一起,且在全球偏暖的背景下,我国出现暖冬的频率越来越高。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自今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5月至10月,关键区海温指数呈快速持续增加趋势,已连续五个月超过0.5℃,达到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强度为中等,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

  近期大范围寒潮侵袭中国大部地区,这是否在“打脸”厄尔尼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陆尔表示,暖冬和冷冬,指的是整个冬季总体的气温状况。短期的寒潮降温,只是其中的“小插曲”,整个冬季的平均冷暖情况才是“主旋律”。暖冬并不意味着没有寒潮,即使是厄尔尼诺年,也并不排除冬季出现降温以及强寒潮天气的可能性。

  “寒潮和暴雪是天气过程,其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单次的寒潮暴雪天气,与厄尔尼诺可能没有太直接的关联。”

  比如在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中的2016年1月,中国也曾迎来一次极端寒潮,冰冻线直达南海,广州、东莞甚至深圳北部都下了雪;中等厄尔尼诺事件中的2009年11月,华北平原迎来了一次极端暴风雪,石家庄暴雪连下三天,总降水量、积雪量均打破了历史纪录。

  “目前在热带太平洋上形成的厄尔尼诺,是一个大的气候背景。”陆尔表示,总体上看,厄尔尼诺会影响全球大气环流,使许多地方容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某种程度上,此次的暴雪,可认为是厄尔尼诺背景下气候异常极端性的一个表现。

  据统计,1951年至2000年发生过14次厄尔尼诺事件,我国有13次出现了暖冬。对我国而言,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冬季,淮河、长江、珠江流域等地降水异常偏多,而东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即南方冬季多雨、北方暖冬。

  展望今年冬季后期,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中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2023年12月)偏暖,后冬(2024年1月至2月)接近常年,北方出现暖冬概率较大。

  本轮偏冷天气何时结束?

  徐珺表示,未来5天,中国大部地区将保持气温持续偏低的格局,西北地区会先于中东部地区开始回暖,西北地区中北部,包括新疆、内蒙古西部还有甘肃西部的持续低温预计在22日前后趋于结束,达到一个接近常年的状态;

  中东部地区预计在23日开始缓慢回暖,25日前后体感可能就不会那么冷,气温将达到趋于接近常年同期(12月下旬)的状态。

  气象部门预计,18日北京市最高气温为-4℃,到下周一(25日)时,北京市最高气温将回升至4℃;18日南京市最高气温为1℃,到26日时将会升至10℃。

  徐珺表示,近期气温持续偏低,公众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冻疮、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患者对冷比较敏感,这些脆弱人群和易感人群需要做好防护。此外,户外工作者,尤其是外卖员及夜间施工人员,夜间温度非常低,尤其要注意个人防护。

  除了天气冷以外,近期南方还会有雨雪天气,南京、江苏南部等地18日、19日都有雨雪天气,贵州、湖南18日还会有一些冻雨天气。江淮地区雨雪道路湿滑,公众要注意出行安全。

  对于农业、畜牧业,要注意低温冷害风险,做好设施农业相关的大棚防风加固,还有棚内温度调整,做好作物、动物的防寒保暖。

  此外,18日至21日的冷空气过程还将给北方地区带来大风天气,北京及河北北部地区将会有4至6级偏北风,要注意广告牌等防风加固工作。

  作者:陈溯

[责任编辑:侯甜]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
19
题:“清凉资源”变“热经济”:中国避暑旅居持续升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中国避暑旅居产业正从“清凉资源”向融合文化、疗愈、研学等复合体验升级。
19
森隆藏布河,地处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深处。据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地区管理局措罗木管理站站长阿旺洛卓介绍,近3年来,从此处过河迁徙的藏羚羊种群规模每年都超过15万头。
19
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25年4月28日发布通告称,天安门城楼自2025年5月6日起暂停对外开放,以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目前,天安门城楼的施工围挡已经拆除,重新亮相,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告。
18
7月16日,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纳木错扎西岛景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享受着夏日纳木错清爽的风。7月16日,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纳木错扎西岛景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享受着夏日纳木错清爽的风。
18
当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国宝在绿水青山”大熊猫生日季活动在卧龙神树坪基地启动。活动当天,大熊猫福宝、小奇迹等备受公众关注的大熊猫集体亮相,享受胡萝卜串、西瓜等美食。
18
当日,随着“江城卓越号”盾构机顺利抵达接收工作井,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管理、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长江隧道顺利贯通。据了解,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全长59.9公里,为国内最长地铁环线,其中长江隧道全长4011米,包括2160米下穿长江段,最大埋深达45.5米。
17
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
17
近日,重庆高温天气持续,重庆动物园通过给动物泡冰水、吹空调、喂西瓜等多种方式,让动物安然度夏。近日,重庆高温天气持续,重庆动物园通过给动物泡冰水、吹空调、喂西瓜等多种方式,让动物安然度夏。
17
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在公司生产车间,高速磁悬浮列车、智能动车组、氢能源市域列车等一批批高端轨道客车产品陆续下线,整装待发。在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中车长客与塞尔维亚签署我国首个出口到欧洲的高速动车组车辆采购合同。
1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