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汉召开的
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
有6位“抗疫”英雄是同班同学
疫情防控期间各自坚守岗位
今天,老同学们
又以“抗疫”英雄的身份再聚
场面动人
陈晓蓓、王婷萍、鲍敏、
姚晋涛、梅京松
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从鄂州赶来参会的孙文锦
9月8日刚获评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他们都是“抗疫”英雄!
这6位同班同学
都来自武汉大学医学院
(原湖北医科大学)
89级临床医学“甲大班”
他们表示:
“我们身后站着老师、同学、校友,
大家都是同一个战斗的集体,
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陈晓蓓
图为陈晓蓓。
陈晓蓓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党支部书记,2019年12月31日,科室收治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此后她和同事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负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三个病区的救治工作,还参加了李兰娟院士的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工作。6月14日,陈晓蓓作为中国秘鲁民间组织线上疫情防控交流分享会会议嘉宾,讲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知识并就秘鲁疫情现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
王婷萍
图左为王婷萍。
1月3日,肺科医院开始收治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面对暴增的门诊患者,武汉肺科医院门诊主任王婷萍和同事们拼命工作。直到方舱医院建立后,她们才松了一口气。
鲍敏
图右为鲍敏。
鲍敏是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内科副主任,2月中旬,她接手医院首义院区重症病区,收治的50多位患者几乎都是65岁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令人振奋的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最年长的患者98岁。
姚晋涛
图为姚晋涛。
鲍敏的“闺蜜”姚晋涛,作为武汉市石化医院内科主任,也奔波在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两人每天交流临床情况,互相参考救治心得、互相鼓劲。
梅京松
图为梅京松。
梅京松是心胸外科专家,也是荆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疫情突来时,他既在一线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又在负责全院新冠患者的救治和防控工作,还在统筹安排医务人员调度、防控物资储备,研究新技术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孙文锦
图为孙文锦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孙文锦是鄂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当地的危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几乎都集中在该院。今年2月,一位重症患者突然病情急转直下,孙文锦立即联系陈晓蓓,参考武汉的临床救治经验,为鄂州患者制定了个体治疗方案,最终转危为安。
世界、全国各地的同学紧密团结
微信群成了抗疫的“分战场”
今年2月,广东省派出多支援鄂医疗队支援荆州。2月20日,梅京松到驻点宾馆对接时,巧遇同学卢涛和杨沙宁。卢涛作为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副院长带队来支援荆州,恰巧对口支援杨沙宁所在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三人将火线“会师”的消息发在同学群里,大家纷纷鼓劲。
鲍敏说,一些身在海外的同学,也在群里为坚守湖北的同学打气鼓励、联络物资,讨论救治方法。毕业后大家各自忙碌疏于联系,这次为了共同目标在微信群里紧紧团结起来,姚晋涛说,“这里就是我们抗疫的‘分战场’”。
张启明如今在武汉大学工作,作为“甲大班”最年长的大哥哥,他是同学们联系的枢纽。张启明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同学们先后筹集到价值800万元的防护物资,分配给省内28家医院。在北京同仁医院工作的同学石嵩、在美国工作的同学聂辉,持续向武汉发来最为急缺的抗疫物资。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张启明和“乙大班”祝少博、项瑞望等同学自驾运送物资,分头跑遍三镇各大医院。
今天表彰大会上,6位老同学难得地聚在了一起,大家激动得眼含泪花。梅京松回忆,入学第一堂课老师就告诉他们: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越是危险的时候越是要不惧艰险、冲锋在前、甘于奉献。“大家都做到了!”
什么是医者,什么叫担当?
他们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王春岚 刘晨玮 封面、海报设计:赵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