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巷的笑声

2020-07-12 03: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扶贫小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午后,忙完家务,张安玲拎着茶杯来到斜对门的邻居代明虎家中。堂屋里,已经有几个村民在这里忙活起来。张安玲在满地的杞柳条中找了个靠墙的空隙坐下,袖子一撸,手套一戴,捡起地上的柳条轻车熟路地缠绕起来。

柳编巷的笑声

编织柳编产品的张安玲。王彪摄

  屋外,阳光晒得人睁不开眼;屋内,一片清凉宁静。条案上的电视播放着古装剧,张安玲手上来回忙个不停,眼睛偶尔瞥向电视,时不时和村民聊几句家常。短短几分钟,一个柳筐就成型了。

  安徽阜南的杞柳种植历史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也有500年之久。今年40岁出头的张安玲,已经编了快30年。“编一只挣两三块钱,一天编一二十个,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张安玲一边摆弄着柳条,一边笑呵呵地说。

  阜南县郜台乡刘店村是淮河边上的庄台,张安玲就在这里出生、长大。年初,她的丈夫因病无法外出打工,三个孩子还在县城里读中学,养家的重担一下子压在她的肩膀上。平日里,只要忙完家里的几亩地,她就来到代明虎的柳编作坊干活,“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家里有啥事,一迈腿就到了。”

  忙着搬运柳条和柳筐的代明虎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接过话茬说:“每天来我这里编的有十来个人,我负责买原料、工具。”

  10年前,原本自己编柳编的代明虎发现,村里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想编柳编卖钱,却不方便采购原料。于是,他一方面对接杞柳种植户,购入柳条;一方面对接乡里的柳编企业,拿订单、找销路,逐渐形成了“公司+作坊+农户”的模式。现在,他们编制的各式柳编产品有上百个品种,大部分出口到国外,每年销售额达到十万多元。“家有金条银条,不如常有柳条。”代明虎笑着脱口而出当地的顺口溜。

  太阳偏西,几名妇女挪到凉快的胡同里编杞柳。几个路过的村民停下来,抄起地上的杞柳就编了起来。从胡同口望过去,满满都是人。“外地人来,把俺们这里叫柳编巷,一来二去,就叫出名了,还上过电视呢。”几个村民自豪地说道。

  “十几岁就干这个,现在让我走,我还真不舍得。”这几年,村里不少人搬到了县城,代明虎的儿子也在县城安了家,可他却不愿意离开这里。经过几年整治,庄台的环境越来越美,他也越发依恋故土,依恋和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杞柳。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2日 09版)

[责任编辑: 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