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最高检召开的“依法严惩毒品犯罪 强化禁毒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表示,毒品犯罪网络化明显,犯罪分子普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毒品交易,采用电子支付等非接触方式结算,交易流程“人、毒、财”分离,“网络+寄递”的形式成为贩运毒品的重要方式。
在交付环节,犯罪分子多使用虚假寄件人、收件人身份和地址,利用“跑腿”“同城直送”等方式寄递毒品;在联系交易环节,犯罪分子除使用大众化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外,还使用阅后即焚等新型通讯软件,采用代号、暗语进行联系,犯罪手段隐蔽,证据收集、审查难度大。
元明表示,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多地检察机关通过与公安、邮政等职能部门建立数据对接共享机制,推进数据融合,实现数据精准碰撞,形成“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规模效应,以“数字检察”推动网络毒品犯罪治理。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寄递毒品犯罪3000余人,有力遏制了寄递毒品犯罪的高发态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金虎)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