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穿山甲再现河源龙川

2022-07-06 08:45来源: 广州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龙川县登云镇村民发现的这只穿山甲为雄性,年龄约5个月。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刘昕、黄赞福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河源市龙川县政府获悉,该县继去年6月在鹤市镇发现一只中华穿山甲之后,登云镇村民近日又发现一只野生中华穿山甲。据悉,中华穿山甲是全球8种穿山甲之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穿山甲被送往广州救治

  龙川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徐洲道告诉记者,当天上午,登云镇村民刘丽芳在205国道的山脚下发现一只疑似穿山甲的动物。她第一时间用袋子将其装好,然后迅速前往登云派出所报案。

  龙川县森林警察大队随即致电龙川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该站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并迅速联系省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专家前往龙川。当天16时许,省专家来到龙川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对这只穿山甲进行初步体检,经现场确认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

  据省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保护团队成员安富宇介绍,这只穿山甲为雄性,年龄约5个月,重3斤,长50多厘米,为亚成体;目前,该穿山甲的身体有部分脓包,有呛水反应,总体状态较差。之后,这只中华穿山甲被省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保护团队带回广州救治。

  群众的保护意识增强

  据了解,近年来,河源市龙川、紫金、和平等地陆续发现中华穿山甲,这与河源市生态环境的变好、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野生动物执法更严、野生动物监测和保护的技术不断进步等因素息息相关。

  徐洲道告诉记者,此次是龙川县近20年以来第二次发现中华穿山甲。第一次是2021年6月1日在龙川县鹤市镇发现的一只中华穿山甲,该穿山甲也被省保护团队带回广州救治了。徐洲道称,村民发现穿山甲后能第一时间报案,说明当地群众对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的保护意识已越来越强,值得点赞。

  目前,当地政府对先后发现穿山甲的区域已拟定申报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据悉,河源市及龙川县林业部门今后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穿山甲种群在野外的繁殖并做好保护工作,让该种群在河源各地更好地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虎跳峡是我国最深的峡谷之一,地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市交界处。连日来,虎跳峡险峻的地貌和壮美的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28
荔枝作为最难保鲜的水果之一,对运输的要求极高。在锁鲜技术和航空运输的助力下,荔枝在热销国内市场的同时,海外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28
盛夏时节,祁连草原绿茵如毯。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牧民们正赶着牛羊,陆续从冬牧场出发,踏上数百里的迁徙之路。跋山涉水,几经休整,他们最终抵达海拔3700多米的夏季牧场“安营扎寨”,开启为期40余天的夏牧场生活。
28
受连日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沿江一线的乡镇出现内涝、道路溜方等情况。洪水退后,当地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灾后自救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7
当日,“三沙市2025年海上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西沙永兴岛附近海域举行。
27
据广东省工信厅统计,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产量同比增长31.2%,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据广东省工信厅统计,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产量同比增长31.2%,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
27
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6月24日,都柳江贵州榕江、从江段遭遇特大洪水,灾情严峻。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6月24日,都柳江贵州榕江、从江段遭遇特大洪水,灾情严峻。
2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王军红说,炎热酷暑、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产热与散热调节功能失衡,“冷却系统”崩溃,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大脑“宕机”,出现谵妄、惊厥、昏迷,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26
新建沪宁合高铁安徽段站前四标最后一榀40米箱梁完成架设(6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据悉,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北沿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达的快捷通道。
26
题:多方合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击贵州榕江、从江抗洪一线 黔东南州公安局紧急调配冲锋舟、皮划艇、发电机等应急救援物资装备3126件(套)送往灾区,保障抗洪抢险。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