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公园惊现猛禽筑巢育雏,曾多次飞掠安保人员头顶!园方做法被怒赞

2022-07-01 09:29来源: 东方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如果发现

  游客主干道附近有猛禽筑巢育雏

  且猛禽为了保护幼鸟可能有过激行为

  有伤人风险

  公园管理者会怎么做?

  清走巢穴、赶走成鸟,这似乎是最有利于保护游客安全的直接方式,但公园没有这样做。有趣的是,对于园方的做法,大多数市民均表示理解,甚至十分赞赏,并没有觉得园方没有采取“最安全”的做法会影响到人的安危。

上海一公园惊现猛禽筑巢育雏,曾多次飞掠安保人员头顶!园方做法被怒赞

  如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一幕

  近期就发生在杨浦公园内

  6月30日,在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在杨浦公园主干道附近的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个鸟巢。

  鸟巢下方约10米处,工作人员架起了两张绿色纱网,组成大约100多平方米的帷幕,遮挡住行人,尽可能减少行人活动对鸟儿的干扰、刺激。

上海一公园惊现猛禽筑巢育雏,曾多次飞掠安保人员头顶!园方做法被怒赞

  △lianlll 摄

  经野保部门确认,这个新发现的鸟巢属于一个凤头鹰家庭,一对凤头鹰夫妇育有两只雏鸟。据悉,这是杨浦公园首次发现猛禽筑巢育雏。

  “发现它们时,公园正在准备6月9日恢复开放的事情,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杨浦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的裴蓓表示,可能是闭园期间,被安静的环境以及斑鸠、松鼠、昆虫等充足食源吸引,凤头鹰夫妇选择了杨浦公园。

  大部分鸟类都具有领地意识,可能是被突然出现的人类惊到,凤头鹰曾数次尝试用飞掠人上空等方式,驱赶公园的安保人员。虽然理解凤头鹰护巢护雏的心情,但工作人员不得不考虑公园恢复开放后游客的人身安全。

  “刚开始很纠结,一方面要保护游客安全,另一方面又不想打扰这些自然精灵。”裴蓓表示,起初征求野保部门的建议,被告知可以将以鸟巢为中心,半径50米的圆形区域作为“隔离区”,这一招此前在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等有凤头鹰稳定繁殖记录的公园使用过,比较成功。

  但这次杨浦公园发现的鸟巢离主干道过近,设置“隔离区”将严重影响游客通行,而且一些外围挡板隔断的施工还可能产生噪音,难保不会刺激到凤头鹰。

  最终,借鉴一些动物园鸟类专类园设置纱网的做法,杨浦公园紧急采购了两张大尺寸纱网,绑在鸟巢下方的路灯和树干上,创造了一个收放灵活、成本低又有效的“障眼法”。架网后,凤头鹰似乎很快调整好了状态,适应了恢复开放后的公园环境,“脾气”收敛了许多。

  据工作人员观察,两只小凤头鹰这几天已经开始在鸟巢周边的树枝上跳跃,估计很快就会熟练掌握飞行技巧。

上海一公园惊现猛禽筑巢育雏,曾多次飞掠安保人员头顶!园方做法被怒赞

  △此前拍摄到的凤头鹰宝宝  lianlll 摄

上海一公园惊现猛禽筑巢育雏,曾多次飞掠安保人员头顶!园方做法被怒赞

  △这几天,小凤头鹰已蠢蠢欲动  王放 摄

  “我们后续会保持监测。”裴蓓表示,如果一家四口离开,不再回来,就把网撤掉,但不会去动鸟巢,因为凤头鹰很可能来年还会来此生育,到时候再把网架起来。

  “最终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质朴、纯粹的保护自然的内核,令人感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表示,一些管理者发现辖区内的猛禽有驱赶人的行为,出于审慎的考虑,会优先选择“赶鸟”,但上海的公园管理者敢等一等,敢再观察研究一下,尽最大努力去寻找人与鸟都能得到保护的方式,这一点很值得学习,他们的经验将来可以复制推广到更多遇到类似情况的公园绿地。

  许多市民也对公园的做法点赞。在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市民来“劝阻”工作人员,希望他们不要动鸟巢,不要惊扰凤头鹰一家。为让工作人员“安心”,一位阿姨还反复强调:“我每天都走这条道锻炼,从未发生鸟袭击人的情况。”

  凤头鹰属于中型猛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一般栖息于森林中,将巢筑在树冠处,性善隐藏、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隐蔽自己;冬日多栖于视野开阔的树杈上,猎捕为食。

  在上海,凤头鹰是常见的鹰类,相较于其他猛禽,更能适应公园绿地的环境,在公园绿地中几乎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主要以蛙、蜥蜴、昆虫等为食,也吃其他体型较小的鸟类和老鼠、松鼠等小型哺乳动物。

上海一公园惊现猛禽筑巢育雏,曾多次飞掠安保人员头顶!园方做法被怒赞

  △共青森林公园供图

  转自: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眼下,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南台镇农民在收获水飞蓟后,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大豆。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水飞蓟素具有解毒护肝的功效,常用于肝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09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近年来,对口援疆省市持续选派大量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08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08
7月6日凌晨,在邵永高铁跨S236省道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五局工人进行连续梁合龙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跨S236省道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着邵永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07
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
0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