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农贸市场作为老百姓的菜篮子,人员相对密集且流动量大,是疫情防控的重点所在。
目前,合肥的农贸市场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如何?1月14日上午,记者实地探访市区多个菜市场发现,虽然多数市场管理部门已经着手收紧防疫措施,但仍有部分漏洞存在,部分市民的防控意识仍有待加强。
时间:1月14日上午 8:05
地点:绿怡居农贸市场
当天上午8:05,记者来到位于政务区的绿怡居农贸市场。在市场东门入口处,记者看到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疫情防控检查,进入的人员必须要扫安康码,门口还设有自动测量体温的仪器。对于没有佩戴口罩的市民,工作人员也会及时提醒。
绿怡居菜市场入口处,市民正在扫描安康码。
不过,进入农贸市场之后,记者看到少数忙碌着的商家没有佩戴口罩,部分买菜的市民也没有严格佩戴口罩。
绿怡居菜市场内,一商家未按照规定佩戴口罩。
随后,记者看到,在市场西北角处有一个出入口,虽然门口有人值守,但是对于进入的市民毫无反应,市民没有扫码也可以随意进入。
时间:1月14日上午 8:20
地点:大通路农家超菜市场
在瑶海区一家名为“大通路农家超”的菜市场入口处,记者发现,该市场门前虽贴有安康码二维码,但并没有工作人员值守提醒市民要扫安康码、测温、戴口罩等,市民基本随意进出。
在该市场内买菜的市民和商家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市民都自觉佩戴了口罩,但熟食、蔬菜、肉类、杂货等摊位上,多数商家基本不戴口罩或口罩佩戴不规范。
大通路农家超菜市场内,部分商家和顾客未佩戴口罩。
“不知道这里怎么要求的,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着想,戴好口罩是最基本的要求,这点自我防范意识还是要有的。”前来买菜的市民赵越说。
大通路农家超菜市场内,部分商家未佩戴口罩。
时间:1月14日上午 8:20
地点:万国农贸市场
当天上午8:20,记者刚来到位于滨湖新区天山路上的万国农贸市场附近,就听到市场入口处的扩音器在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控提示。记者看到,该市场管理部门已经强化了疫情防控措施:市场几个入口处均设置了防控工作台,有工作人员在门口值守,顾客必须出示“绿码”并测量体温后才能进入。
万国农贸市场入口处设置了防疫工作台。
进入万国农贸市场内,记者看到,有工作人员在市场内进行巡视,手持扩音器提醒顾客和商家全程戴好口罩。记者了解到,该市场将对不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的商家进行处罚。
在该市场内买菜的市民大多能够做到全程佩戴口罩,但也有个别顾客将口罩拉至下巴处,佩戴不规范。
万国农贸市场内,个别市民未规范佩戴口罩。
时间:1月14日上午 9:00
地点:繁昌路农贸市场
繁昌路农贸市场有多个出入口,记者从其中一个进入时,有工作人员引导测温、扫描安康码,同时提醒进入市场的顾客要正确佩戴口罩,绝大部分顾客都自觉配合按照要求进入菜市场。
繁昌路农贸市场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引导市民扫码、测温并正确佩戴口罩后进入市场。
进入菜市场后,大多顾客都能保持全程佩戴口罩,少数人进入市场后就摘掉口罩或佩戴口罩不规范。市场内的商贩大多都佩戴了口罩,有少数未佩戴或佩戴不规范。
随后记者来到繁昌路菜市场的其他几个出入口,发现均有工作人员值守。
繁昌路农贸市场内,个别商家和顾客未规范佩戴口罩。
时间:1月14日上午 9:10
地点:四湾菜市场
记者来到位于阜南路的四湾菜市场时发现,因防疫工作要求,该市场只保留了两个出入口,并安排了人员值守,提醒进入市场的居民佩戴口罩、亮码测温。记者看到,市场内还配有免费口罩机,遇到忘记戴口罩的市民,工作人员会指引他们免费领取口罩。
四湾菜市场入口处,工作人员指导忘带口罩的市民从免费口罩机领取口罩。
市场内的商户和顾客基本都做到了规范佩戴口罩,不过,仍有个别市民觉得口罩憋闷,摘掉了口罩或将口罩拉至下巴处。
文图 | 全媒体记者 王骏超 韩婷 朱震宇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周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