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传统保留剧目有《牡丹亭》《长生殿》等。其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
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伴奏采用笛、箫、笙、琵琶、锣鼓等管弦和打击乐器。在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昆曲被列为新增项目,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永嘉昆剧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湖南省昆剧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被列为保护单位;2008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十番音乐(遂昌昆曲十番)被列为昆曲的扩展项目,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列为保护单位。同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