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是在动物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爬行动物的一支。其身体细长,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没有四肢,通身披鳞片。蛇是肉食动物,各种蛇类的生活习性同自身的形态结构与环境息息相关。比如穴居蛇类吃蚯蚓、昆虫等低等生物,水栖蛇类(包括海蛇)以鱼为食,大多数蛇类捕捉鱼、蛙、蜥蜴、鼠、鸟为食。除此之外,蛇类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温度改变而改变。一般情况下,蛇在温度10℃以下,就不大活动了;气温超过40℃以上时,经过一定时间,蛇往往会死亡,所以蛇类常随一年四季气温变化而有不同的活动。
在生活中,很多人谈“蛇”色变,遇到蛇的时候非常恐慌。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如果真的遇到蛇,打蛇的七寸之处真的有用吗?
其实七寸之处是蛇的心脏所在,也是蛇的致命部位,一旦受致命伤,蛇必死无疑。还有一种说法是打三寸,这是因为蛇的三寸处距离头部近,当三寸处的脊椎骨受伤时,受脊椎骨保护的脊髓就会遭受严重的伤害,头部神经中枢和身体其他部分的通道就被阻断,同时,当蛇三寸处的脊椎骨被打伤或打断时,蛇将丧失抬起头咬人的能力。
其实蛇并没有那么可怕。蛇也是怕人的,受到惊动会迅速跑掉,除非不慎踩到或捕捉,一般蛇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当然在遇到蛇伤时,还是及早处理、迅速治疗比较好。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二中高级教师黄少华进行科学性把关。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